魏晋墓保护研究所联合市文物普查工作组开展“四普”宣传活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央文化遗产工作要求的重要行动。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文物普查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11月16日,魏晋
分享
1月8日3时48分在甘肃酒泉市肃北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为及时掌握地震对文物本体是否造成损害及影响,1月8日至9日魏晋墓保护研究所开展震后文物安全排查。为了更好地开展震后安全排查,我所预先制定方案,筛选出了辖区内地震危害风险程度较大的文保单位6处,包括魏晋壁画墓
记者6月2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2022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城西片区相继发掘魏晋至明清时期墓葬1200余座,完善了该区域从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宋金到明清各期墓葬的演变序列。其中陈家寨墓地两年度共计清理有北朝隋唐时期中小型墓葬581座和
中新网郑州1月6日电(记者韩章云)为期两日的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6日持续在郑州举行,记者从交流会上获悉,考古人员在位于河南洛阳的汉魏洛阳城宫城千秋门遗址首次发现大型魏晋时期地下水道遗迹,这一发现也证实了《水经注》中的相关记载。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
中新网沈阳12月22日电(记者韩宏)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源远流长。22日,“知·味——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从考古学的视角再现多元的饮食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史的重要阶段,两汉魏晋时期是人们追求烹饪技术、饮食文化逐步走向多元的起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就进驻这处建筑工地进行配合性考古发掘,目前共清理出魏晋时期墓葬2座、唐代墓葬2座。”昨日上午,在位于郑州市西三环附近的某建筑工地考古发掘现场,指着已发掘出的墓葬,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考古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去年下半年,郑州市文物部门组织人员
经过多年探索,位于甘肃河西走廊戈壁荒漠中的嘉峪关千年魏晋古墓渐别传统的“人防看护”,目前正在密织一张“智慧化”的守护网,全天候看护这处千年“地下画廊”。位于嘉峪关市东北18公里处新城镇的嘉峪关魏晋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果园—新城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约方圆1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的是周瑜举重若轻、指挥若定的潇洒姿态。然而,其中提到的“羽扇纶巾”,从古至今的普遍看法却并非周瑜的常备行头,相反恰恰是“气死”周瑜的冤家诸葛亮的代表装束。东坡先生这样写,似乎跟读者开了一个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