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10日起,金华八县市文物“选秀”正式开启投票通道。以可爱、幽默、搞怪为评选标准,推选出32件(套)馆藏文物,由网友每日投票推选8件,组成“八婺华彩”文物天团。8月20日,“八婺华彩”文物天团顺利出道,共有八名成员。近日,文物天团继续营业,专属表情包正式在微信表情上线。结合文物形
分享
文物表情包被戏称为文物里的“戏精”,虽然这并不算是新生事物,但每有新的表情包出现,总会在网络上掀起一波关注和点赞。这些“戏精”之所以受宠,不但因为充满趣味,能够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心情很贴近,而且更有文化内涵,让过去严肃的文物有了温度,打开了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新视角。文
“抗‘疫’表情包出炉了!”今天上午11时许,火神山医院政工部结合疫情防控高频用语创作表情包正式上线,许多医护人员纷纷为其“点赞”。正准备穿戴防护服进“红区”的重症医学二科医生崔云亮说,此时爱人来信息,顺手发个“要进红区了”的抗疫表情,爱人瞬间明白了。崔云亮说:“这个表情
笑容可掬的击鼓说唱俑,手上的鼓槌变成了温度计;重檐单阙下的东汉人躬身而立,戴着口罩、举着手机隔墙交流;正在聆听“六经”讲解的学生,面前支起了电脑,而老师则对着手机讲个不停,俨然都在远程授课……在赵震的《复工防护指南》系列漫画中,文物个个化身“表情包”,提示大家复工莫忘防疫
昨天,是第110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因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少女性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用坚守与奉献谱写最美的乐章。 近日,余杭文创企业“跟屁虫影视”的铁扇团队创作了一组名为“兰姐”李兰娟院士的表情包。以李兰娟院士为创作原型,致敬每一位战疫在一线的“她”。表情包中的
“我相信你!”“做对这套题,我相信你就是兴文二中最靓的仔。”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兴文第二中学校的试卷中,试题配有表情包和一些有趣的文字,受到同学们欢迎。出题老师表示,试卷中使用表情包,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是释放学业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教学形式的转变。(11月4日澎湃
郑州姑娘李子一创作的全网第一套以甲骨文为元素的表情包,下载量已超过10万,闲时她还去康复中心给孩子们上甲骨文课;安阳人韩建周花了8年时间,自费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释义》,今年又编写了一本《甲骨文日历》。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之际,我们乐见许多普通人,把自己对古老文字的热爱,化
在公众眼里,甲骨文研究是冷门的绝学,但其在学术上的传承一直井然有序。从1899年发现至今,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沉醉其中,玩着“拼图猜谜”游戏。与此同时,一批甲骨文书法和实物走出象牙塔,使学者的研究成果走近大众,也兴起了民间破译甲骨文的热潮。比如,打开微信,搜索甲骨文表情包,便出现
“人骂我我也骂人”“歇歇”“加班中”……齐白石笔下憨态可掬的人物画,配上“傲娇”文字,变成了16个微信聊天表情。在“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专题展开幕的同时,北京画院最近首次在微信表情商店推出一套“齐白石人物”趣味表情包,公众可以免费下载使用,白
原标题:又“丧”又“贱”的苏大强表情包火了“小账本记起来”、“买房买房,我要买房”、“有缘再见吧”,大眼袋、三绺头发、传神的小表情,配合经典台词,这不就是热播剧《都挺好》中那个“作爹”嘛!最近,以剧中人物为蓝本的苏大强表情包,成为网友传情达意的“潮流尖货”。昨日,扬子晚报
原标题:“文物表情包”展现了严肃与娱乐的冲突美彩陶瓶上,脸部“伸出”了舌头,并配文“略略略”;猪面纹彩陶壶上,眼睛“转”了起来,配文“容我想想”……近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一组文物表情包在网上走红。博物馆负责人称,表情包是“让文物活起来”的举措之一,希望通过此举让大家更了
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墙内看花)□董晓波胡波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符号竟与“神马、有木有”等网络流行词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