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回应敦煌莫高窟塌方现象【不存在的】7月28日,国新办就“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文明”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外媒报道敦煌莫高窟因气候变化出现洞窟塌方等现象,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邓超表示,这种情况并不存在。邓超介绍,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文物
分享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第十一期将于12月18日(周日)晚8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诗画合璧”的全新样态和新颖视角,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琴、鼓、乐、舞、剧、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熔于一炉,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中华文化壮美图景。本期《
中新社兰州7月1日电(记者冯志军)为了给参观莫高窟的游客提供全新体验,敦煌研究院7月1日推出“建筑”专题游览线路,全方位呈现敦煌石窟形制、壁画中的建筑类型及莫高窟实例建筑遗迹,这是该院对敦煌石窟当代文化价值传播途径和展示方式的又一次尝试与探索。据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
新华社兰州12月28日电(记者张玉洁)“觉色敦煌莫高精神——敦煌石窟艺术展”27日在甘肃省兰州市敦煌艺术馆开幕。展览呈现了有千余年历史的敦煌艺术,讲述了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敦煌莫高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公元4世纪至14世纪,莫高窟的营造千年不断。1944年,敦煌文
12月6日,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6日透露,该院已完成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的保护修复,建立石窟预防性保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所有参观开放洞窟的环境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院研发出壁画数字化采集、数据处理和展示的系列技术,目前已完成258个洞窟的数字化工作。当日,敦煌研究院与日
文物研究工作者朱非清:让莫高窟壁画“老”得慢一点朱非清与敦煌的故事始于2016年的一场有关莫高窟的讲座,从那时起,她被莫高窟的文化深深吸引。“每一幅壁画都有一个故事,这些耐人寻味的故事让敦煌成为了我心中的圣地。”朱非清说。2016年底,朱非清第一次来到敦煌,从那时起她决定从
莫高窟导游郭晓婕:向世界讲述敦煌故事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敦煌姑娘,郭晓婕从小就听父母讲过很多耐人寻味的莫高故事。“当时我们把它叫做千佛洞,我一直认为那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郭晓婕说。中学时期的一次莫高窟之旅,点燃了她对莫高窟文化的热情。“这次旅行将我带入了一个古
新华社兰州10月11日电(记者张玉洁)飞天起舞、九色鹿漫步……不久后,这些形象将从敦煌壁画中“飞身而下”,以虚实结合的方式来到游客身边,成为莫高窟旅游的新体验。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10月20日起,该院将推出“飞天”专题游览线路。在传统参观路线的基础上,游客可借助手持终端,体验3
中新网甘肃敦煌10月10日电(记者冯志军)为了给广大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参观体验,敦煌研究院将于今年10月20日推出“飞天”专题游览线路,为前来参观敦煌莫高窟的游客提供虚实融合的全新感受,游客可提前一周在莫高窟参观预约网预约。按照“飞天”专题游线路设计,游客在欣赏《千年莫
中新网兰州8月8日电(记者冯志军)“琉光溢彩—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8日在敦煌莫高窟启幕,展览藏品横跨欧洲、西亚、中亚和东亚等3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件古玻璃器。其以玻璃器为视角全景式展现出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3月3日,“丝路遗珍——敦煌历史文物选粹展”3日在广东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开展。展览共展出汉简、西汉的麻纸、丝绸,唐代书法真迹等61件(套)精品文物,其中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的唐代书法真迹等展品属首次在全国亮相。本次展览由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与敦煌市博物馆共同主办,展览分汉代
中新网甘肃敦煌11月7日电(记者冯志军)“2020敦煌论坛: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7日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共话敦煌学发展,共探新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国
7月16日晚,敦煌研究院发布了关于调整莫高窟旅游开放政策的公告,对莫高窟旅游开放政策做出了进一步调整。据悉,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形势,7月17日起,莫高窟将原来正常开放的洞窟由40个增加至66个,特窟收费标准维持2019年政策不变。其中,新开放的26个洞窟中有6个是过去未开放过的
7月10日,由韩国美黄寺主持金刚大师珍藏多年的40余幅飞天艺术品拓本珍品,集中亮相敦煌莫高窟。当日,由敦煌研究院、韩中文化友好协会、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的“中韩缘·佛教艺术展”在敦煌莫高窟开幕。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庆表示,很高兴看到韩国的佛教艺术在莫高窟展出,韩国
记者9日从敦煌研究院获悉,历时30余年的“数字化”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目前已累计完成230多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这意味着其逾三成洞窟实现了“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初衷。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距今165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其中保
新华社兰州5月8日电(记者张玉洁、郎兵兵)因疫情防控关闭百余天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将于5月10日恢复开放。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莫高窟将有序向游客开放。5月10日起,莫高窟每天限售门票1800张,为最大承载量的30%,且暂不接受旅行社团队预约。今年年底前,全国
4月28日,敦煌研究院发布公告称,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莫高窟暂不开放,2020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期间(2020年4月30日),莫高窟不举行面向广大市民的传统礼佛活动。浴佛节是敦煌民间的一个重大传统节日。每逢农历的四月初八,当地民众从四面八方涌向莫高窟、三危山、雷音寺
一座球状和线条混搭的建筑拔地而起,黄色的外貌和周围的戈壁浑然一体,这便是观众到敦煌莫高窟的第一站——数字展示中心。观众在这里观赏《千年莫高》《梦幻佛宫》两部高清电影,然后再实地参观莫高窟。从2014年开始,敦煌莫高窟实行旅游新模式——“单日总量控制、线上预约购票、数
据敦煌研究院网站消息,7月17日,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开放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因莫高窟窟区雨势加大,洞窟崖体有零星碎石掉落,湿度较大,为确保窟区文物及游客安全,7月17日莫高窟暂停开放。目前,敦煌莫高窟已启动洞窟暂停开放应急预案。
受强降雨影响,昨天,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前大泉河发生洪水,通往莫高窟的唯一道路被冲断。经监测,文物安全暂未受影响。7月7日,敦煌研究院官网发布通知,当天莫高窟暂停开放,启动洞窟暂停开放应急预案。昨晚,莫高窟参观预约网发布公告:当前敦煌天气已转晴,通往莫高窟窟区的水毁道路已恢
敦煌莫高窟将推出6种参观“套餐”新华社兰州12月25日电(记者王铭禹、范培珅)明年4月1日起,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将推出6种参观“套餐”,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敦煌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9年莫高窟门票执行方案》显示,从明年4月1日开始,将采取分淡旺季、联票与单票相结合的方
守护敦煌三十多年,参与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课题“敦煌莫高窟及周边环境演变”的敦煌研究院专家孙志军老师为同学们讲述“千年的历史与环境变迁”,全面介绍敦煌3.12万平方公里内的地貌、水资源、人文遗迹及其环境变化。戈壁植物的生长与环境成因,沙漠戈壁的不同形态,汉长城、烽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