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武汉一家面积仅500平方米的纯公益私人博物馆“火”了,馆内展品以海外回流文物为主。开馆一个多月,“文物迷”从四面八方而来。该博物馆名为“欧亚博物馆”,无需预约,免费对公众开放。馆长闫雪骏是旅德华侨,他介绍,自己付出15年心血、走遍30多个国家,4000多件散落异国的中国文物踏
分享
为弘扬敦煌文化,加强馆际交流合作,1月10日,由彭阳县博物馆和酒泉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失海外文物复制展”在彭阳县博物馆正式开展,展期至2024年2月29日。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要地。自西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24日15时,北京时间24日21时,经国家文物局授权,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出席瑞士联邦文化总局举行的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仪式,与瑞方签署返还协议,并接收5件文物艺术品。此次返还的文物艺术品包括4件陶瓷器及1枚钱币,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由瑞士联邦
唐三彩七星盘、元明时期石雕马、小铅釉乐舞佣、元末明初青瓷梅瓶……近期,68件流失英国的走私文物顺利归国,为此次持续25年的跨国文物追索行动画上圆满句号。泱泱中华,文明博大,孕育创造的璀璨文物,熔铸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忆,是国家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晚清以降,列强东顾,国
11月1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追索回国有关情况。经鉴定,68件文物中,暂定二级文物3组13件、三级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质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
中新社敦煌8月23日电(记者冯志军)今年是敦煌藏经洞被发现120周年,当时出土的6万余件文物中有三分之二被保存于十多个国家的数十家博物馆中。为让流散于世界各地的敦煌学文献较完整地被全球共享,敦煌研究院今年发起了“数字敦煌——藏经洞文物项目”。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近日
9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进行全景式展现,从15万余件回归文物中遴选25个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回归案例,统筹调集全国12个省市、18家文博单位的600余件文物
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近日回到祖国怀抱。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该组8件青铜器被整体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9月17日,它们将在国博“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中首度亮相。国宝回归,再度激发国人期盼更多流失海外文物回国的良好愿望。曾伯克父青
本报北京9月10日电(记者赵晓霞)国家文物局10日在京公布: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研究鉴定,该组8件青铜器被整体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近期与公众见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回归,是中国政府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成功追索流失到日本的文物,具有重要的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批796件中国文物是2007年意大利蒙扎地区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队在巡查当地文物市场时发现,主要是源自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文物,时代跨度
尽快对流失海外的文物建立“明细账”就在今年全国两会开幕前夕,美国政府向中国返还361件(套)近几年查获的流失文物,这是美方正式返还中国流失文物规模最大的一次。此次“国宝回家”中“追国宝要靠证据”的启示,受到各方热议。在北京的两会现场,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
中国日报3月1日消息,当地时间2月28日,美国政府向中国返还361件(套)流失文物。这些中国流失文物,由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近几年查获,涉及多个文物门类且时间跨度长。主要包括有新石器时代石凿、玉壁,春秋战国青铜剑、戈、钱币,汉代陶钫、茧形壶、罐、仓,明代陶俑、模型明器,
图为观众在观展。杜建坡摄(人民视觉)2月26日,《“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巡回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共展出130余件壁画作品。展览主要分为两个板块:其一是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主以原大尺寸制作的我国流失在海外的国宝精品,有流失到加
一件疑似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之龙首的拍品日前在法国拍出240万欧元。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透露,买家为华裔。他称,综合各种因素,自己“认为这件东西是圆明园的”。但他也向记者坦言,确实有其他专家对这件拍品的真
据中国新闻网消息,连日来,“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美术馆展出。展览以图片形式展示了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真实面貌,同时展出的还有两个1:1复原仿真洞窟,以及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制作的四个数字虚拟洞窟。自1998年起,新疆龟兹研究院开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