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2月13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3日对外公布2022年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运城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靠近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山西省
分享
科技日报记者符晓波记者7月20日从厦门大学获悉,厦大科技考古实验室、人文学院历史系葛威副教授团队通过科技手段分析发现,位于江西省靖安老虎墩遗址的一批墓葬为火葬墓。这一发现表明我国在距今4800年-44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火葬行为,比之前有文字记载的火葬葬俗至少提前了
山西太原发现距今5000多年史前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新网太原12月16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太原市尖草坪区柏板乡镇城村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出土大量石器、兽骨、陶片等,这对探讨太原及周边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学
光明日报太原11月10日电记者李建斌10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四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晋城下町遗址揭露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人类聚落遗址,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下町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下町村西南处,在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
3月26日,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会上重磅发布202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其中,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聚落结构布局基本清晰,发现大型祭祀坑、窖藏坑、陶窑、房址等文化遗迹,出土遗物丰富。其中,大
3月26日,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重磅发布202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其中,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入选。井头山遗址是继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之后,在余姚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
9月24日,“考古中国”2020重大项目集中讨论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峁文化及寨山石城遗址等5项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考古新发现。这两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重大新发现不断,从各个方面颠覆着我们过去的认知。河北康保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青藏科考队近期对西藏东南部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开展局部考古发掘时,首次在该地区发现了麦类、粟类等混合农作物。立定遗址位于西藏林芝市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交汇处。在2018年11月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期间,该遗址由中国科学
考古表明: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裕民文化是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开端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1日电(记者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距今8400-7600年的裕民遗址、距今9000-7000年的四麻沟遗址等裕民文化时期遗存的考古发掘表明,史前考古学文化新类型——裕民文化是北方
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11日电(记者李爱平)“这一发现对中国考古学意义非常重大,意味着发现北方草原地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最早年代为距今900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包青川11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包青川透露,经美国BETA实验室放射性碳14测定,当地化德县四麻沟
原标题:七星墩遗址确定为湖南规模最大新石器时代城址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8个月的考古发掘,位于湖南岳阳市华容县的七星墩遗址取代常德澧县鸡叫城,被确定为目前湖南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七星墩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王良智1月14日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该遗址的双重城、壕结构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经过考古勘查、钻探,确认遗址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2016年至2018年,考古队对遗址核心区的大营盘梁进行发掘,确认其顶部分布着三座院落,始建年代为距今4800年左右的庙底沟二期晚段。芦山峁遗址房屋内奠基的玉牙璧。资料图片三座院落由北部一座大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历经6年5次考古勘探发掘,确定这是一处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的重要城址,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一般性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考古领队彭小兵介绍,这些重要遗迹,从内
新华社太原12月18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垣曲县自然博物馆获悉,当地村民日前在修路时,在黄土堆里发现一些石制工具,经文物专家鉴定,均为新石器时代劳动工具。垣曲县皋落乡岭回村村民张宏博说,我们在网上查找,经过对比发现这些像极了远古人用的一些石器,像是那时候的人生活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