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五千年前长江中游与下游同样发达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历经6年5次考古勘探发掘,确定这是一处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早期的重要城址,发现城垣、人工水系、大型院落式建筑及其附属设施、一般性居址、陶器生产区、中心“广场”设施、祭祀遗存等重要遗迹。
考古领队彭小兵介绍,这些重要遗迹,从内部聚落形态的角度揭示了屈家岭社会的发展;城垣外侧的王家塝墓地,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家岭文化墓地,改变了屈家岭文化只见城址不见大型墓葬的现状。
从墓葬规模、葬具、随葬品等情况来看,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这里已经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化。大、中型墓葬随葬了体量巨大的棺木,精美的石钺、漆器,以及大量磨光黑陶、猪下颌骨等遗物。高等级大墓的发现,也填补了长江中游地区缺乏史前大型墓发现的空白。
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彭小兵说,这些墓葬棺具明确、葬俗独特、随葬品丰富、等级明显,清楚表明屈家岭社会形成了完备而独具特色的墓葬礼仪,与同时期海岱地区和长江下游的史前社会达到了同样的社会发展程度。<节选自光明网>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