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开学的临近,得力携手顶级商圈——上海静安大悦城,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得力超级文具节”,为年轻人们带来了一场文具盛宴。自2月8日至3月9日,得力携旗下10大热门IP联名、超1000款文具与文创精品首次集体亮相这场盛大活动,共同打造了一个充满无限创意与趣味的文
分享
董明珠称躺平不能怪年轻人董明珠在公开场合发表观点,直言躺平不能怪年轻人。她指出,当下社会的竞争压力巨大,年轻人面临着高房价、高物价以及高强度的工作等诸多难题,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职业选择。她认为,企业和社会应该反思如何为年轻人创造更好
这届年轻人把家政业干出了花,创新玩法层出不穷近年来,家政业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年轻从业者,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为这个传统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干出了别样的精彩。在服务内容上,年轻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保洁、保姆等基础服务,而是不断拓展和细分服务领域。比如,出现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热衷玄学,多因素驱动玄学热潮社会压力与焦虑的释放: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面临着来自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巨大压力。玄学为他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理安慰,让他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压力时,能从风水、命理等玄学中寻求一种对未来的掌控感,或是通过
新余文旅推广活动走进浙江高校点燃年轻人“嘉游赣”热情11月27日,新余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同程旅行承办的“全球学子嘉游赣青春浪漫在新余”高校推广活动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校园精彩上演。通过创意趣味的校园推广,新余文旅成功圈粉年轻学子,提高新余文旅在年轻客群的知名度和
上班研究菩提子、下班忙着刷核桃,每日记录核桃颜色变化;雍和宫香灰琉璃手串、灵隐寺十八籽,排队代买也势必要拿下;沉香天珠是OOTD的必备单品,气质扮靓、精神寄托,一举两得......文玩的风,终究还是刮到了这届年轻人身上。近两年来,“万物皆可盘,全民可文玩”成为流行趋势。在抖音,“文玩
五千年时光孕育出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无论五台山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历久弥新的民俗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背后,总有打动人的故事。如何讲好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在近日举办的文化遗产忻州论坛期间,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说,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需要高度重视
藏不住了,躺平只是说说而已,原来读书才是当代人的精神底色!今年QQ短视频读书月活动的知识氛围浓厚,超17万条视频投稿,收获了2.5亿播放量。其中有不少优质创作者分享经典佳篇、朗诵诗词散文、揭秘名著冷知识,让我们跟随QQ短视频创作者推荐的好书,与万千同好一起阅人生,阅世界!“变色龙为
(原标题:毕业季“创意让未来生花“!TCL未来创意家大赛与年轻人玩在一起)时下正值大学生毕业季,TCL与深圳市插画协会近日联合举办了“TCL未来创意家大赛”。大赛以“创意让未来生花”为主题,结合TCL的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设置“创意·未来之家”、“感动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平时上班、周末上课,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业余时间走进文化馆,学知识、学技能,陶冶身心、结交朋友,城市因文化的滋润散发出别样温暖。多地文化馆满足年轻人的新需求,夜间开放、错时服务,照亮了忙碌的城市夜归人……抢到课程很幸运,学到知识很开心,演出后很自
当下,很多地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新企业注册数量大增,满怀希望的创业者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梦想,义无反顾地加入挑战市场的行列中。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其中自然会涌现一批勇敢的创业者,也会有更多文创产品设计、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从业者入行。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文化创
(神州写真)中国传统戏曲展现对年轻人吸引力中新社武汉5月10日电题:中国传统戏曲展现对年轻人吸引力作者武一力一个多月以来,在“戏曲大码头”武汉的各大戏院里,涌入了更多年轻面孔。长达40余天的第十一届武汉“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于5月10日晚闭幕。其间,走进剧院观看戏曲表
专家说年轻人找工作不看工资看什么【真专家】此前微博话题年轻人找工作不要只看钱”上过热搜榜。对此,经济学家朱少平表示,如果一份工作连生存都保证不了,年轻人不看工资应该看什么?朱少平说,工作首先是生存,如果连生存都是问题,那年轻人找工作还看什么。如果一份工作连最基本的温饱
“年轻人烧香拜佛成风?”有报道称,近期在年轻人中间,烧香拜佛十分流行。数据显示,今年2月起,预订寺庙景区门票的游客中,90后、00后占了近一半。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每逢祈福季节,电子祷告也会刷爆屏幕。对于年轻人“忽然佛系”的现象,有人非常担心,觉得这是年纪轻轻就消极逃避。其实没有
年字,在甲骨文里写作上图,上面是“禾”,下面是“人”。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那沉甸甸的一捆禾苗长势旺盛,成熟的谷粒已经压弯了枝条,而下面背着粮食的那个“人”,看上去也好像有点弯腰的样子,估计是被身上的重量压得有点直不起身子。但这绝对是种“甜蜜的负担”,因为年字最初的意思,就是
中新网杭州12月28日电题:浙江文旅观察:传统戏曲如何“圈粉”年轻人?记者童笑雨戏曲如何“破圈”,拥抱年轻人,是不少业内人士探索的方向。在浙江,记者观察到,传统戏曲正在“圈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作为南戏发源地,浙江戏曲种类众多,共有18个剧种、58个传统戏剧类非遗项目。12月27日,2
刚刚过去的暑假,校园沸腾。来自全国高校的20支舞蹈社团汇集在腾讯视频高校舞蹈社团竞演真人秀《沸腾校园》中,为了争夺“年度最强社团”称号而战。节目的故事,充满了对抗、友谊、团魂、逆风翻盘、青春的荷尔蒙……舞蹈的竞技之旅像极了一条浓缩版的人生拼搏路线,你的努力成就了团
中新网北京7月1日电(记者王诗尧)2022年7月1日,中国香港歌手李克勤通过中新网,送上对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祝福,“祝愿香港明天会更美好,祖国富强繁荣”。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各界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李克勤以“狮子山精神”激励年轻人,希望他们可以传承
中新网恩施5月5日电(谭元敏王春雷)“演丑角就要丑到位,要丑到哭……”湖北巴东县沿渡河镇5名小学生近日利用假期排练堂戏《山伯访友》,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曹祖兵对他们进行指导。堂戏因早期多在堂屋演出而得名,在巴东县有300多年历史,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
关注00后汉服热:年轻人为何钟爱国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表示,不少90后00后认为汉服比奢侈品更有味道,是国风文创的主要消费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度日益提高。比如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视效团队,最大的80后,最小的00后,他们将传统文化符号融合国际语境,充满创新。(
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甚至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张兴海建议,政府、社会、
讲述人:成新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湘绣生产部主任、国家级非遗项目湘绣省级传承人)2018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第一次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步入湖南厅的第一眼,我就看到3幅巨幅湘绣作品《毛主席和五十六个民族》《岳阳楼》《张家界》立在厅中,当时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春节假期,红色景区迎来客流高峰,益阳高新区山乡巨变第一村、南县德昌公园、赫山区金家堤党支部陈列馆、资阳区丰堆仑革命旧址……接待游客的数量比往年显著攀升。红色文化和旅游作为一种自带光环的符号,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其中,在体验、消费的同时带动传播和创造。以红色为
回荡两千多年的悠扬钟声,屈原深情吟诵的诗词经典,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碰撞,将带来怎样与众不同的新春喜庆?2022年除夕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古韵新春》节目组、央视网,联合湖北省博物馆、腾讯音乐娱乐集团-QQ音乐、腾讯区块链共同推出《古律叩新春,礼乐承千年》新媒
年轻人何以爱上听戏【文化评析】据光明网报道,近日发布的《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表明,截至2021年11月,抖音覆盖98.83%的国家非遗戏剧项目,累计播放视频1292万个、600亿次,获赞22亿次,其中年轻人成听戏主力,90后、00后占观众总数的52%。抖音成为网友观看非遗戏剧、学习戏剧知识
触摸碰撞中,年轻人的“传统文化含量”变高了“国风”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国风破圈“火起来”背后,是传统文化“活起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总有一个时刻、一个侧面能够唤起年轻人的文化基因,从传统进入现代。这种活力,不仅来自技艺和记忆的传承,也来自面向年轻人的叙事。它
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让更多年轻人领略敦煌千年文化敦煌博物馆馆藏文物13000余件,是展示和弘扬敦煌古文明的重要平台。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数十年的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始终把文化推广作为自己的终极使命。“博物馆是公众与历史交流的场所,”石明秀说,“每件文物都是一个时间旅
打通虚拟与现实,剧本杀依然是剧本杀,只不过是自己玩还是看人玩的区别;打通行业,是它的下一场。仿佛一夜之间,剧本杀成了“显学”。线上综艺,线下游戏,难得有一件事同时吸引了在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中穿梭的年轻人。剧本杀的历史要上溯至19世纪的英国,但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要晚至2013年,
唱词极具感染力的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朗朗上口,是众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当黄梅戏与反诈骗主题相结合,会产生什么“特效”?近日,一曲反诈版《女驸马》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一位声音洪亮、表情丰富的大爷在乐队伴奏中演唱了一段特别的反诈主题黄梅戏,劝告年轻人谨防“杀猪盘”诈骗圈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记者应妮)9日晚,微信公众号“莫言”发布了一篇题为《莫言开公众号啦!》的推送文章,正式宣布了作家莫言开设该微信公众号的消息。接下来,每周一晚上10点,莫言都会在这个公号上发布两条图文,头条是一篇文章,二条是一条音频。截至发稿,《莫言开公众号啦!》的阅读点
近期,一场以展现中国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为主题的微综艺节目《国风运动会》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节目中,海霞、何岩柯等主持人身着汉服亮相,与艺人们同台体验蹴鞠、甲胄、箭阵、空竹、秋千等传统体育运动。节目不仅尽显竞技之美、汉服之美,更弘扬了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气质——贵和
《洛神水赋》出圈:谁说传统文化吸引不了年轻人?来源:红网罗利源6月12日晚,河南卫视继年初推出《唐宫夜宴》后,再出爆款——一段两分钟不到的水下中国风舞蹈视频《洛神水赋》火爆全网,令网友无不古今交感,纷纷留言怒赞“我是看到神仙了吗?”(6月13日澎湃新闻)河南地处中原,下辖“八朝
11月19日,职成教中心学校,艺心曲艺社的同学们排排坐,期待一场特别的社团活动。继“非遗曲艺进校园”首站长安小学之后,余姚莲花文书、余姚走书再次走进校园,和职成教中心学校的师生们面对面。余姚莲花文书起源于晚晴时期,以弹子湾调为主,也加入各种流派和小调,对后来的宁波走书产生了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应妮)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扶贫题材原创话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于18日晚在京首演。该剧以小人物反映大时代,艺术化地呈现了青年扶贫干部带领群众奋斗拼搏的感人故事。《村里新来的年轻人》自10月建组以来,一直在紧张地排练中。期间邀请了多
原标题:原创话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献礼脱贫攻坚着重“成长”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的重点创作剧目,该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村里新来的年轻人》将于11月18日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开启首轮5场演出。主创人员在前期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在深入了解了驻村书记
中新网宁波10月14日电(江杨烨)10月10日至14日,“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活动期间,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接受采访时表示,网络时代,不怕年轻人不喜欢曲艺。评书是曲艺的一种,以中国传统口头讲说为表演
近年来,汉服受到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热捧。2019年仅淘宝平台的汉服成交额就超过了20亿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有超过2000万人在天猫上买汉服。这表明,汉服已经从过去的一个亚文化“小圈子”,变成了一门拥有数千万消费者、数十亿产值的“大生意”。“汉服经济”,名不虚传。
第一财经数据显示,成都有4万年轻人开淘宝店卖汉服,汉服店铺数量位列全国第5,仅次于北上广杭。成都更是创造了“运动汉服”、“Z世代汉服”等新式汉服,与发光汉服、机车汉服共同被网友戏称为“新四大汉服”。在汉服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的情况下,你会尝试新式汉服吗?成都榜姐#成都4万
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据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2018年,有252万用户发
剧场里,欣赏传统戏曲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校园里,相声、戏曲等学生社团广受欢迎;电视和网络上,《国乐大典》《角儿来了》《青春京剧社》等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手机APP上,“我要笑出‘国粹范’”“谁说曲艺不抖音”等活动吸引数亿人点赞……近年来,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正成为年轻人喜爱的
据中新网消息,5月19日晚,百余位身着古装的年轻人走进江南水乡周庄,参与“国风夜周庄”古镇沉浸式主题体验活动,穿行“小桥流水人家”,流连在古镇双桥、张厅、太平桥、沈厅、文化街和隆兴桥等处,感受夜色绮丽的别样水乡。
“我在接触、学习非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未来我也将尽我所能为保护和传承非遗做更多的贡献。”演员邢昭林表示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据全国性
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人们对土地、对生活的一种盛情,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凝聚力之一。”日前,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展出的“以画过年·2020——年画与年文化特展”上对年轻大学生们说,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在于文明自身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最近,微博达人李子柒在四川农村生活的视频“火”到了国外,其拍摄的多为围绕衣食住行展开的中国传统生活场景,其中,展示美食、纸张、刺绣等技艺制作过程的视频有数百万点击量。她成为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的典型,其实,她在今年8月就已成为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级非遗
央视曾推出一档名叫《经典咏流传》的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在注重节目时代化表达的同时,深度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在第二季节目中,“金融大鳄”罗杰斯的两个女儿作为经典传唱人,以带有“播音腔”的标准中文演唱《声律启蒙》,并现场展示了初具形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王立彬)从支付宝平台到互动AR游戏,从公益点滴随手拍到限量版T恤,我国公益活动正因年轻人而变得时尚起来。在8日举办的“每注善举温暖如光”发布活动上,国家体育总局体彩管理中心携手青年潮流设计师,联袂推出3款“国潮”风T恤,引领公益新思潮。中国扶贫基金会
中新网济南6月16日电(孙宏瑗)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当下“汉服热”愈发升温,在各城市大街小巷尤其是热门景点,越来越多人穿汉服出行。有人因汉服外观好看而对其着迷,也有人热衷于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古式茶盏、梳妆镜、棋盘、琵琶等错落摆放,灯笼散发出昏黄灯光,身穿汉服的
并没有太多的预兆,老字号“大白兔”奶糖成了时下的网红产品。最近,大白兔品牌方冠生园顺势开发了大白兔奶茶。据说,在上海某购物中心的快闪店,大白兔奶茶店的排队时间动辄四五个小时,大有赶超某些时尚奶茶店之势。老字号大白兔奶糖的走红,并非偶然。与之类似的,还有回力鞋、永久牌自
新浪财经讯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于2019年5月29日-30日召开。主题为: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欧敏行出席并演讲
经过部门年轻人的提醒,我才知道,王源快19岁了。第一次看见他还是在KTV里,朋友误点了《青春修炼手册》,上一首是罗大佑,下一首是张学友,三个眉清目秀的小孩夹在中间蹦蹦跳跳,在座的中年男女一脸呆滞,半天憋出一句——“切歌”。距离那个时间点,也有四五年了。真快,中年就像一场流浪,说不清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俊)大型创新型中国经典音乐竞演节目《国乐大典》第二季于前日在广州擂鼓开机。在录制现场,廖昌永、方锦龙、吴彤、陈军等来自各个领域的音乐名家对表演和艺术各抒己见,他们认为,国乐需要继承,更需要创新,文化只有在相互融合中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新社洛杉矶5月7日电(记者张朔)美国华人慈善家张祥华创立的橙郡音乐和舞蹈中心(OrangeCountyMusicandDance)7日宣布,将于7月、8月举办面向中美优秀钢琴学子的暑期学习交流项目。中新社记者张朔摄5月7日,美国华人慈善家张祥华(左一)创立的橙郡音乐和舞蹈中心(OrangeCoun
江苏苏州市横泾实验小学成立了苏扇工作坊,学生正在制作绢宫扇。华雪根摄(人民视觉)在河北深州市旧州中学,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指导学生习练形意拳器械。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组装扇骨、齐整扇面、设计吊坠,江苏苏州横泾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在苏扇制作的过程中感受扇香古韵;刀枪棍棒耍得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白瀛)由台湾“鬼才”导演李小平执导、李玉刚主演的歌舞剧《昭君出塞》,26日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开启全球巡演。歌舞剧《昭君出塞》分为“争艳”“宫怨”“对局”“迎亲”“光阴”“灵山”“翱翔”七个篇章,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演绎了王昭君的人生传奇。
我想请现场的男生去设想或者去回忆一个场景:你的女朋友板着脸站在一边,忽然很委屈地哭出来了。你问她什么她都不开口,“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这个时候你心里很慌张,你想:“不对啊,怎么回事呢?上个月看中的包我买了呀,昨天的朋友圈我点赞了的呀,前天前女友发过来的短信我删掉了的
郁可唯图/林桂炎东山少爷图/林桂炎由广东广播电视台音乐之声等全国29家省级音乐电台联合主办的音乐先锋榜近日在广州举行发布会,宣布今年的颁奖盛典将在5月11日晚7:30于广州宝能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举行。发布会当天,郁可唯、洪卓立、胡夏、东山少爷等歌手到场。郁可唯最近推出新
本报实习记者王君竹近日播出的电视剧《老中医》引起了观众热议。虽然批评与表扬的声音兼而有之,但尝试找出自己独特的“卖点”无疑是此类正剧作品吸引观众的法宝。《老中医》的剧情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由5个医案贯穿,讲述南京国民政府发布“中医废止案”后,中医翁泉海带领同人
中新社青海化隆2月23日电题:千年藏族情歌“拉伊”受到年轻人喜爱作者鲁丹阳春寒料峭的二月,新年的味道还未消散,成群结队的藏族男女身着传统藏族服饰齐聚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在舞台上展示具有千年历史的藏族情歌“拉伊”。拉伊,属藏族“鲁体民歌”(多段体民歌)的一种,意为
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内蒙古自治区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江鸿近期来,作为舶来品的“丧文化”开始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甚至诞生出了一个个网络热词、一个个的丧系网红。表面上看,丧文化好像是一种我自知足常乐,不争不抢的“养身”文化,但实则这是一种对
正月还没结束,你妈催你找对象的样子仍在眼前,狂秀恩爱的情人节就来了个无缝衔接。在这场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商业套路的混合双打之下,现代年轻人真实的恋爱观究竟是怎样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娃哈哈炫彩版营养快线近日包下了杭州、广州、武汉三地的地铁,给出了一份“出色”的答案!
10万件诗歌文献落户川大入围“2018四川十大年度文化大事件”诗歌研究专家刘福春:欢迎更多年轻人加入新诗研究作为中国诗歌的重镇,从古到今,诗歌在成都就一直没有衰减过。自古以来,成都就适合诗歌生长。新文化运动以来,在新诗的发展史上,成都也是绕不开的城市。众多的诗歌运动、诗歌
中新网合肥1月17日电(夏莹黄燕飞)“出灯咯”,一声吆喝,便召唤出了一条“长蛇”。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的包公镇,洋蛇灯自明代中期流传至今,74岁的邵传付是该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遗大邵“洋蛇灯”传承人,如今却身患尿毒症。据邵传付介绍,大邵洋蛇灯起源于元末明初的一个传说。“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