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中山西社区党委开展迎国庆绿化养护主题党日活动秋季养护正当时,美化环境迎国庆。今天上午(2024年9月26日),中山西社区党委开展绿化养护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职工党支部党员、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对辖区”四小园”、美丽庭院进行增绿、补绿,修剪养护,在国庆节即将到
分享
中新网太原9月23日电(任丽娜)国产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一经面世就引爆全球,也让游戏取景地占比超75%以上的山西火速出圈。23日,由山西历史文化学者李广洁撰写的国内首本“黑神话”主题文旅图书《跟着悟空游山西》出版,读者能够轻松地“按图索骥”,领略惊艳世界的山西古建筑。当
山西晋中举办首届中医药夜市文化节近日,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健康委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晋中市首届中医药夜市文化节,让市民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晋中市中医院、榆次区中医院设置了中医义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中医诊疗设备体验、中药代茶饮体验、中药香囊足浴包体验
“共建清廉山西助推锦绣太原——清廉主题画展”在太原市文化馆开幕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6月26日,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太原市文化馆、太
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6月19日,山西省政府召开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伟,副省长熊继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牢固树立文物安全底线思维,全面
山西襄汾唐人居第二届全民摄影大赛开幕5月2日,“榫卯精髓晋作传承”第二届襄汾唐人居全民参与摄影大赛开幕。临汾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元福明出席活动。襄汾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市摄影家协会、县摄影家协会、唐人居等百余人参加大赛启动仪式。山西襄汾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
晋粤携手未来可期第135届广交会“山西之夜”引发各界关注热议4月15日,夜幕下的珠江畔,地标建筑广州塔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以“相‘粤’珠江共‘晋’未来”为主题的“山西之夜”登陆粤港澳大湾区及珠三角地区,通过“嘉宾致辞+晋粤故事汇+宣传推介+冷餐会+展示展演”的形式,全方位
第135届广交会开幕山西70余家企业亮相首期展览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广州广交会展馆正式开幕。在本届广交会上,山西省交易团共有展位462个,涉及173家企业,并首次在广交会跨境电商展区开设山西展厅,组织近20家优秀代表企业参展。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
牧德苑•社团活动|我院举办“不见不扇”非遗体验活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工艺鉴赏能力,实现艺术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双重提升。4月13日,由动物科学学院创业协会举办的“不见不扇”非遗体验活动于思想湖小操场举行。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活
进一步叫响“旅游满意在山西”品牌——解读《山西省文旅康养领域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2024年行动计划》近日,省文旅厅印发《山西省文旅康养领域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2024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主要包括推进文旅康养“两区”建设、着力打造旅游重点景区等
12月1日,由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山西省雕塑家协会、山西美术馆、山西凯嘉后土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有限公司、山西新时代雕塑壁画研究院、山西杏花村汾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火彩琉光”山西省古法琉璃艺术展在山西美术馆开展。展览时间为1
“晋情消费全晋乐购”2023年山西省首届黄金珠宝文化节暨“晋情消费迎泽有礼”浪漫消费季活动的发布会9月12日在山西铜锣湾国际购物中心举行。本次黄金珠宝文化节是我省首次举办,是“晋情消费全晋乐购”2023消费提振年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在山西省商务厅的指导下,由山
“山歌传情、经典重现”。经典彩调剧《刘三姐》在山西大剧院精彩上演据报道消息,8月10日晚,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演出的经典彩调剧《刘三姐》在山西大剧院精彩上演。
中新网太原8月10日电(记者胡健)以左权将军13封亲笔家书为故事脉络的民族歌舞剧《烽火家书》9日晚在山西太原首演。《烽火家书》以左权将军在1937年9月至1942年5月,转战太行山途中以及驻扎八路军麻田总部期间写给妻子和家人的13封亲笔家书为故事脉络。透过那一页页发黄的信纸生
中新网太原8月3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日对外发布,当地考古人员在运城市临猗县发现两座宋代砖雕壁画墓,年代为“熙宁八年”(1075年),墓内有墨书题字“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墓葬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天兴村,考古人员经过考古清理发现有仿木构建筑砖雕、壁画
7月18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作家协会、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香港商报社承办的第八届“著名作家看山西·太原行”采风活动启动。此次活动为期一周,采风团由11位作家组成。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廖奔;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中
都市文化界据【中国昌吉网】发布消息:7月10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昌吉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山西省书画院、山西省文化馆、昌吉州美术馆承办的“春雨工程”晋疆文化交流一家亲——2023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新疆行“人说山西好风光”书
7月3日晚,省委党校举行“红色精品剧目进党校”系列展演活动,大型廉政主题话剧《于成龙》走进省委党校,以文化人,以廉润心,以学正风,作为党校主题教育的一项具体举措,通过观演,党校参训学员和教职员工沉浸其间,同上一堂深刻的党风廉政教育课,共学一节生动的传统道德现场课。全剧紧扣全面
中新社太原6月26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2019年,在阳泉市洪城北路东平坦垴村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口水井,经报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
中新社太原6月16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发布襄汾陶寺北墓地两座春秋墓葬考古发掘报告。墓葬出土的楚式青铜器映射出晋楚争霸的历史。陶寺北墓地位于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北,因盗墓被发现。墓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按照年代早晚,墓葬从西北向东南排列
中新网太原6月16日电(记者杨杰英杨静)6月16日,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揭牌仪式在山西大学举行。会上,山西省文物局与山西大学共同签署《山西省文物局山西大学联合组建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立足山西资源禀赋,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
中新网太原6月14日电(高瑞峰)“26℃的夏天,是山西送给朋友们的最大‘热情’。希望更多涉旅企业、人才、项目、技术、信息等集聚山西,更多游客走进山西。”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贵如是说。13日晚,第三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活动启动,并推出“高平不夜城、大阳古
中新网太原6月13日电(杨静刘小红)“通过举办2023年山西省第九次旅游发展大会暨云冈文化旅游季活动,依托一个世界级文化IP(云冈石窟),盘活一座古城(大同古城),扩展一个‘朋友圈’(‘京津冀晋蒙’大同会客厅暨‘连理同庆’友好城市协作体),吸引一批重要客群(青年群体、儿童研学群体
为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点、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类纪念馆(陈列馆)、重要机构旧址等文化资源,推介会发布了20条红色旅游线路,其中,全省11市红色旅游线路11条,全省连线红色旅游线路9条,将山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串珠成线,让广大游客在旅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在探索创新中传
中新网太原5月30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0日公布信义遗址考古发掘情况,当地考古人员在此发现黄河中游地区,时代最早的成排分布土构窑洞,为探索史前时期中原与北方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新资料。信义遗址位于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信义村,地处小东川河与其季节性支流阳坡沟
我省推出20条文旅精品线路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山西红色文旅推介大会在武乡举办记者 李雨桐 贾奕报道:5月27日,第十一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期间,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举办山西红色文旅推介大会,全面展示山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助力山西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升级。会议发布了追寻八路军
中新社太原5月11日电 (记者胡健应妮)中国国家文物局、山西省人民政府11日在太原举办云冈学建设学术座谈会,并签署共建云冈研究院协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三年来,全国文物系统深入分析云冈学建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搭建以探索
中新社太原5月9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对外公布运城市万荣县西思雅村北魏墓发掘资料,据出土墓志记载,墓主为北魏汾州刺史薛怀吉。该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贾村乡西思雅村北约300米处,地处黄河东岸、汾河以南,属古河东汾阴地区。2017年8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4月26日,市委宣传部与山西文学院在我市举办山西作家走进基层系列文学活动。省、吕梁市文联和作家协会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与我市文学爱好者们座谈交流,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左燕娜出席活动并致辞。座谈中,与会人员围绕近年来汾阳本
中新社太原4月18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发布,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发现一处金代壁画墓,系多代人分室合葬。该考古项目负责人杨柳介绍,上述墓葬为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建造于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墓葬为仿木结构方形穹窿顶
中新网太原4月11日电(王惠琳谢燕)10日,“山西文学盛典·赵树理文学奖之夜”在山西晋城举行,为23位2019-2021年度“赵树理文学奖”获奖者颁奖。赵树理文学奖,是以中国当代享有盛誉的人民作家、“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创立于1985年,是山西省具有最高荣誉的
中新社太原4月7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7日称,山西蒲县曹家庄墓地属战国至西汉、新莽等时期,其用牲习俗折射出汉匈文化交融趋势。曹家庄墓地位于山西省蒲县蒲城镇曹家庄村西北约200米处。墓葬年代除少量土圹竖穴墓为战国墓葬外,其余多介于西汉至新莽时期。在
中新社临汾4月5日电题:海内外古槐后裔齐聚“华人老家”山西洪洞寻根祭祖中新社记者杨杰英又是一年清明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中华儿女血脉情深。”这是“80后”台青汤雯喻第一次来到“华人老家”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4月5日,第三十三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在山西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4日晚对外发布考古成果,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新城镇东峰山村发现金代墓葬,出土的买地券明确了墓葬时代为“明昌”年间,即金章宗第一个年号(公元1190年至1196年),为研究同期丧葬文化提供实物新证。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时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部
中新网太原3月9日电(刘小红)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浪潮中的“山西方案”,推出一揽子政策与规划,依托长城(山西段)及沿线丰富资源,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打造标志性长城文化名片。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目前,山西正在扎实推进。9日,山西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中新社太原2月22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记者22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作为山西地区金元时期生产瓷器的代表性窑场,霍州窑发现一批金元明时期窑业遗存。霍州窑位于山西省霍州市白龙镇陈村。自1975年发现以来,霍州窑一直没有进行考古发掘。2022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
中新网太原2月13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3日对外公布2022年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运城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靠近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山西省
大大的眼睛,红红的脸蛋,温婉的垂丝前刘海髻发型,一身典雅的中式礼服……日前,山西兔年文旅IP形象“晋小美”惊喜亮相。山西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此次山西文旅IP“晋小美”将山西文化与国风文化相融合,既有传统文化的印记,又有可爱潮萌的特征,包含着设计者对中国年的祝福。值得关
中新网太原1月12日电(记者胡健)记者12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当地考古人员在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的尹村遗址发现三座商代早期“窑箅式升焰窑”,为研究忻定盆地夏商时期文化更迭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材料。尹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旭来街街道尹村西北约50米的云
中新社太原1月12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山西洪洞一座元代墓葬出土的青砖质买地券,实证了中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个8级大地震。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对外发布,此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洪洞县文化和旅游局对临汾甘亭新型工业园区一处古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元代墓葬。其中,M33是
中新网太原1月4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对外发布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2022墓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根据墓葬规模、随葬器物规格及带殉人和殉狗等墓葬属性,推测该墓应是西周时期一座国君级别墓葬。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于2004年被盗时发现,2004年至2007年,山西省考古
都市文化界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推文消息:“晋”彩缤纷,好戏连台,传统戏曲演出成为山西迎接新年的重头戏。12月31日,《国风晋韵中华情——2023新年戏曲晚会》选择代表性剧种和名家经典唱段,突出文旅融合,生动展示山西文化历史、壮美风光,打造全国戏曲艺术盛宴。此前,2023年“两节”
12月30日,记者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省文旅厅组织开展了首批“山西文化记忆”项目征集活动,共评选出“山西文化记忆”项目32个。1.云冈石窟人类石窟艺术经典杰作。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宝库。我国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融合的典范。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丰碑。以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和
出版界专家云端会聚,深入交流、全面研讨,共同助力数智科技赋能出版行业;23场精彩直播带书活动,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全面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要……第五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期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活动,带给广大读者一场场文化盛宴。
中新网山西新闻12月26日电26日,山西省文旅厅发布公告,公布2023年全省首道门票优惠活动景区名单106家,其中参与活动的5A级景区7家,4A级景区66家,首道门票优惠至1折-8折不等,此项活动旨在加快复工复产和服务业复苏。山西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境内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建设基本要求》地方标准近日发布实施。该标准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服务要求、场所要求、人员要求、管理要求8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范和详尽阐述,为省内各地有序推进非遗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以下8家旅游景区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现予公示。名单如下:1.临汾市尧都区尧帝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26358-2010),经有关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以下2家度假区达到省级旅游度假区标准,拟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现予公示。名单如下:1.大同市云州区云起生态旅游度假区2.晋城市城区白马寺山
传承面食文化,记录时代味道。为加强非遗面食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面食文化,促进非遗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激活大众文旅消费热情,助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首届中国非遗面食大会将于12月16日至22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本届非遗面食大会以“乐享非遗‘面’向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烹饪
12月9日晚19:30,山西大剧院预计上演晋剧《打金枝》。据了解,《打金枝》是1955年依据晋剧优秀传统剧目《打金枝》拍摄成的一部戏曲艺术片,由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等主演。剧情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
山西这些乡镇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村名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四批2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二批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其中,山西省三个乡镇: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乾坤湾乡入选第二批98个全国乡村
中新社太原11月23日电(记者李新锁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发布太原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发掘资料。该基址系目前揭露的唐五代时期最大最完整的寺院基址。其中,龟头屋基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此类建筑基址的空白。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源区晋源镇附近,面积约20
鸟尊专题展亮相山西青铜博物馆展览分为4个单元,展期至2023年2月5日11月18日,由山西博物院主办的“且听凤鸣——鸟尊的前世今生”专题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二层临展厅亮相。该展以晋侯鸟尊为中心,在深入开展文物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将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
中新网太原11月16日电(记者杨杰英胡健)记者16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大同仝家湾发现一座北魏邢合姜墓石椁,该墓葬有明确纪年,石椁四壁及顶部皆绘有佛教题材壁画,并残存彩绘。这种全景式反映佛教题材的墓葬壁画在北魏平城时期尚属首次出现。这座墓葬出土有明确纪年
山西发现史前及晚商时期遗存为研究国家社会形态提供资料中新社太原11月8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对外发布新发现,考古人员在山西绛县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庙底沟二期、龙山十时期遗址,以及商周时期遗存,为研究晚商王朝的西部边界及国家社会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乔野寨
本报太原10月31日电(记者李建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上郭-邱家庄遗址”最新考古成果:考古工作者在该区域内新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夫妻异穴合葬墓,出土随葬品46件(套),为晋文化和晋国历史研究再添新证。上郭-邱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县城西约两公里处,地貌上处于运城
中新网太原10月27日电(记者胡健李新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通告,联合考古队在山西闻喜发现两座春秋晚期墓葬,系夫妻异穴合葬墓。上郭-邱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处于运城盆地北端的涑水河流域。2006年,“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为两周
重点整治与古城风貌不符的门头牌匾、建设“平遥礼物”旗舰店、设计地域元素浓厚的平遥Logo……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出台《加强平遥古城保护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共计10项措施,以加强平遥古城保护,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我省将实施平遥古城城墙抢险修缮工程,加快完成6
中新网太原10月26日电(吴琼)“四方之中,华夏大地,龙的传人天行健,中华自强永绵延……看今朝,长城内外家国璨,看今朝,绿水青山遍圣寰……”这首京剧戏歌《中华》,展示中华文明,讲述中国故事。记者26日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在该厅策划指导与中国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支持下,山西
2022年10月17日上午,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教务处在主楼六楼会议室召开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专题部署会,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教务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贾健鹏主持。会上,贾处长带领大家共同学习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2018年
中新网太原10月19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9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侯马市发现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家族墓地,这也是在晋南地区首次发现。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为配合山西省侯马市冶炼厂新月小区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虒祁遗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62条长城主题精品线路。我省多个景区入选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8条长城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分别为:长城文化遗产探访之旅、长城红色精神传承之旅、长城冬奥冰雪运动之旅、长城自然生态休闲之旅、长城多元文化体验之旅、长城
10月1日,由校党委主办、校工会承办,联合校团委、校友办、北国书画协会及老年书画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翰墨迎盛会,丹心永向党——喜迎党的二十大暨庆祝建校115周年”书画展在太谷校区勤学楼二层大厅开展。校党委副书记、校(院)长张强,校党委常委、副校(院)长李卫祥、李步高到场参观了书
省文旅厅10月2日消息,经审核推荐、综合评议等环节,我省拟认定钟楼步行街、中正天街等11家单位为第二批山西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1家单位包括太原市迎泽区钟楼步行街、太原市迎泽区中正天街、吕梁市汾阳市贾家庄三晋民俗文化体验地——贾街、晋中市平遥县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区印
本报驻山西记者郭志清近年来,山西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文化、民俗文化,用文化元素丰富旅游景区、扮靓旅游景点,用文化作品推介旅游产品,书写了“诗和远方”的新篇章。打造节庆活动提升文旅品牌知名度近年来,山西各地深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
9月21日,全省文化旅游康养市场主体专题展在运城市解州镇平常街开幕,本次展览是我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重要配套活动。专题展通过文明遗迹、文化基建、文创美学、非遗漫步、乡村烟火、光影夜游、旅居康养、表里山河、都市时光、红色往事等“十大文旅消费场景”,全面展示全省文化、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4000年前后黄河沿岸的重要关城■项目简介: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年代距今4000年至3700年,是山西境内黄河沿岸地区首个确认的龙山时代大型石城聚落,更是当时一座重要的关城。小玉梁地点,是碧村遗址的核心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组石砌的建筑群,中间的2号房是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地处蔚汾河和黄河交汇处,年代距今4000年至3700年,是山西境内黄河沿岸地区首个确认的龙山时代大型石城聚落。2020年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碧村遗址持续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碧村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历年考古工作初步探明了遗
中新网太原8月30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30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发现4座唐代墓葬,根据出土的器物和墓志分析,考古人员推断这4座墓葬为唐代早期的吴姓家族墓地。2019年5月至7月,为配合长子县庆丰农副产品批发综合市场项目工程建设,当地考
都市文化界据山西省文旅厅发布消息:8月17日,从省文旅厅传来消息:为加大山西龙头景区旅游宣传,丰富文化旅游产品,该厅围绕龙头景区、重点景区及周边旅游资源推出38个主题43条优质旅游线路。据悉,38个主题包括历史文化探秘游、晋北环线游、北岳文化康养游、休闲生态·红色记忆游等,涵盖
都市文化界据中国旅游新闻网消息:山西晋中祁县乔家大院是清代著名晋商乔致庸的旧居,是晋商文化主要传承地之一,记录着乔家几百年来的兴衰,沉淀着祖辈的晋商精神。近年来,乔家大院景区围绕晋商文化丰富产品供给,实施品质提升、服务提质,吸引游客游览乔家民居建筑群,了解晋商文化,感悟晋
中新网太原8月8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位于黄河岸边的碧村遗址发现史前龙山时期的文化遗存,并揭开了黄河岸边史前聚落形态的变迁脉络。龙山时期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距今约4350年—3950年,这些遗
7月13日下午,山西博物院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中国共产党太原历史展览馆开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展览、重温入党誓词。中国共产党太原历史展览以太原红色资源为载体,全面展示了太原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奋斗史,是太
中新网吕梁7月11日电(记者范丽芳)“一定要让非遗走到人们的身边、走进人们的生活。”7月11日,山西吕梁孝义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俊丽一语道出非遗传承的关键。当日,吕梁市“新时代、新征程、新画卷”非遗展暨晋中文化生态实验区成果展在孝义市举行。来自吕梁市各县(市区)的70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文旅厅发起“山西文化记忆”征集活动为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发起“山西文化记忆”征集活动。“山西文化记忆”征集是一项锐化、提炼、传播山西文化历史艺术核心价值的推广工程,也是一种从丰富的文化资源
7月6日,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山西省戏剧家协会、运城市委、运城市政府、临汾市委、临汾市政府主办的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在山西省运城市开幕,将持续至7月12日。艺术周期间,来自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的20余个蒲剧团队代表为观众奉上精彩演出。蒲剧艺术周以“传
中新网太原7月3日电(杨杰英李东)由山西省交响乐团艺术家演奏的交响组曲《又说山西好风光》3日晚在山西永济上演。本场演出是该交响组曲“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巡演”全国巡演的第二站。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山西素有“华夏之根、黄河之魂、晋商家
日前,由山西博物院、徐州博物馆、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太原市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汉楚王——徐州汉代楚国文物精品展”在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展厅启幕。展览精选了二百七十余件汉代文物,以徐州地区多座汉代诸侯王墓出土的玉器、玺印、金器、钱币等文物为主,同时辅以山西地区
中新社太原6月24日电(记者李新锁)文物大省山西古建遗存丰富,古籍善本也留存较多。记者24日从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获悉,该馆6年来完成古籍整理编目登记近15万册(件),其中不乏宋、元、明版本古籍。“中华古籍普查志愿服务行动”始于2016年,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的
中新网太原6月16日电(高雨晴胡健)记者16日从山西省忻州市文物部门获悉,雁门关发现1通明代修筑长城碑,为研究代县雁门关附近明代长城的修筑历史,提供了重要文字史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重要关隘,有“中华第一关”之
6月11日是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我省将开展94项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立足线上线下。为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系列活动,在线上
发放文旅消费券,景区免减门票,优化旅游生态......作为2022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所在省份,山西密集出台“复苏套餐”,以期提振市场信心。山西省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推出优化经营环境、优化消费环境、强化金融
五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办法》5年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从5月17日召开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省文物局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决定从今年起,连续5年每年免费定向培养120名左右文物全科人才。山西是文物资
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增强旅游市场活力山西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大餐”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增强旅游市场活力,助力旅游行业恢复发展,在第12个“中国旅游日”即将到来之际,我省各地精心打造各类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送上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大餐”。5月19日当天,寿阳县祁
2022年4月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出炉山西3家景区上榜近日,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2022年4月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山西3家景区榜上有名,分别为:晋中平遥古城景区、大同云冈石窟、晋城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在2022年4月百强榜单上,故宫博物院、颐和园、拉萨布达拉宫景区位列前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5月11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洪洞县发现春秋至清朝时期墓葬9座,其中最大的一座为春秋时期墓葬M6,墓葬共出土各类器物150余件套,有铜、陶、石、金、骨、漆器等。墓葬M6位于发掘区内西北,为东西向竖穴土坑墓,口大底小,墓口6.2×4.8米,墓底5.2×4米,距
山西博物院青铜博物馆考古博物馆均恢复对外开放5月10日起,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和山西考古博物馆(太原文庙)同时恢复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至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参观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铜博物馆,个人和团队可提前3日(含当天)在山西博
山西发现春秋晚期卿大夫墓出土成套编钟乐器中新网太原5月10日电(记者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洪洞县发现春秋至清朝时期墓葬9座,从出土器物分析,其中一座春秋墓葬的墓主人级别或为当时的卿大夫。南秦墓地属于南秦遗址的一部分,南秦遗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山西考古博物馆(太原文庙)将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的前提下,自5月10日起恢复对外开放。我馆将全力落实防控措施,每日严格按照公共场所疫情防控要求,对各个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对外开放的安全、有序,也期待观众朋友与我们一起做好防控工作,遵守规定
春风轻盈,书香拂面的暖春里,一年一度的读书月如约而至。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2022年的春天,可能要比任何一个春天都需要保持爱与希望。从本周开始,一系列阅读活动将在科院图书馆掀起热潮。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在校园内开展“好书伴成
晋阳古城发现隋代瓷窑遗址为山西最早据中新网消息,4月19日,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韩炳华研究员表示,该瓷窑的时代大致在隋至唐代早期,但根据晋阳古城此时间段的相关遗迹与历史背景分析,更倾向于隋代。韩炳华告诉中新网记者,该遗址是山西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瓷窑址,填补了相关研究
4月15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划好“路线图”。到2025年,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全面铺开。到20
中新社太原4月13日电(记者杨杰英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3日对外发布山西临汾桃园遗址发掘情况。其中,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时期五边形房址,为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桃园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部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2016年7月至12月底,山西省考
运城市强化文旅经营场所疫情防控检查连日来,按照市文旅局部署,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就市区网吧、KTV场所、旅游景区、旅行社、电影院等文旅经营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了随机检查。目前,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市区所有网吧、KTV经营场所全部关停;旅
山西发现千年东周墓葬或反映晋国边地文化复杂性中新社太原4月11日电(杨佩佩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1日对外公布隰县瓦窑坡东周墓2座墓葬发掘情况。其中一墓葬在春秋时期的晋文化墓葬中极为少见,或反映晋国边地文化复杂性。2005年,隰县瓦窑坡东周墓因盗掘严重,临汾市文物局与隰
严防疫情通过文旅途径传播山西各地文旅部门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当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防范疫情通过文旅途径传播,近日,我省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制定和出台疫情防控措施,积极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确保游客及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中新网太原4月6日电(刘小红)第三十二届山西洪洞大槐树清明节寻根祭祖仪式5日举行。相较于以往,“华人老家”今年将寻根祭祖仪式“搬”上云端,与海内外移民后裔线上“谈”历史、“话”血脉、“游”文化、“诵”传承。作为华夏根祖圣地,大槐树下清明共祭移民先祖,是老家洪洞每年的
中新社太原4月6日电(记者李新锁)山西省考古研究院6日发布朔州唐代庶人墓考古成果。3座唐墓的墓葬形制、陪葬明器等,为研究唐代朔州地区丧葬习俗和考古断代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后寨墓地位于山西省朔州市窑子头乡后寨村西约2公里,是马邑汉墓群的一部分。墓地处于农耕文化与游牧
4月1日,我省首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确定,太原古县城、太原市迎泽区钟楼步行街等15家单位入选。近年来,我省提出要建设一批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夜间文旅经济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夜间文旅地标,升级夜间文旅商圈,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