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石林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家、省、市等有关部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要求,为全面掌握全县文物资源保存状况,
分享
按照邯郸市群众艺术馆《“‘双争’有我”群众文化赛事决赛活动方案》要求,临漳精心排练了优秀文艺节目参加全市比赛,取得优异成绩。11月27日,在“‘双争’有我·唱响河北”——“戏韵飘香”邯郸市戏迷票友擂台赛决赛中,临漳县史秀丽荣获二等奖,刘秀梅、郭秀廷、刘爱岭等三人荣获三
11月11日,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石河村东的石人洞遗址取得重大考古发现,目前已出土新石器时代石制品9万余件。石人洞遗址是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进行海浪河流域石器遗址调查时发现,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石人洞遗址的地层距今5700年左右,即新石器时代
都安县文化馆暑期系列公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我馆的暑期系列公益活动也圆满结课。由都安瑶族自治县文化馆举办的2024年暑期免费开放公益活动主要有:少儿美术公益培训班3期、少儿书法公益培训班2期、少儿爵士舞公益培训班2期、少儿象棋公益培训班2期、少儿古筝公
今年以来,平凉市以“书香平凉”品牌建设为主线,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努力培养全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全民阅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平凉市建立了图书馆为主导的全民阅读协作机制,制定下发《平凉市2023年图书馆分馆建设
核心阅读近年来,多种学科知识、先进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实践深度融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科技手段就像可靠的“放大镜”“显微镜”,使研究者能够从同样的文物上捕捉到更多痕迹,提取出以前难以获得的海量信息。检测一抹灰烬,3000年
4月25日,在教育部的帮助协调下,县委书记崔耀鹏带队赴北京开展“百校入威”对接活动,参观考察了北京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农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高校技术转移情况,县政府分别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接会上,崔耀
市文旅体局:推动文旅体事业取得新突破近日,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再次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全系统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再部署。同时要求,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奋力开创界首市
【视线】硬核科技助力中国水下考古取得新的历史性突破本报记者苏墨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11月21日凌
完备的水资源利用系统,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在偃师商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新发现,为进一步了解偃师商城水资源利用状况、城址的整体布局等提供了更多实物依据,对夏商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中华文明探
赵丽颖的首部正剧来了,《幸福到万家》成功过审!作为娱乐圈如今首屈一指的电视剧花旦,如今的赵丽颖,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是大制作,也都是备受观众期待的大作。尤其在赵丽颖今年上过春晚之后,知名度进一步大涨,她的待播大剧《幸福到万家》也因此更加让观众期待了。据了解,《幸福到万家》是
非遗进校园钦州市五小:戏曲身段展示钦州市第五小学现有学生2000名,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协同发展模式,学校与钦州市非遗中心、老干部局等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制订“非遗进校园”活动发展方案,引入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教学资源,与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记者昨日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江西樟树国字山墓葬发掘取得重大成果,是近年来江西地区东周时期考古的重大突破。国字山墓葬位于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洪光塘西南,筑卫城城址西侧约300米处的小山顶部。自2017年起,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王思北)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网信办自今年6月开展“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8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以来,已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40余万条,处置违规账
山丹县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多方面挖掘整理、多渠道宣传推广、多方式培训传承、多技术创新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依托非遗研发中心、非遗扶贫工坊、传习所等平台,吸纳新鲜血液参与非遗传承,新收纳2名民间手工编织传承人,收纳非遗文创产品20余件,3人
近年来,宁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座座图书馆遍布城乡,歌舞活动、书画欣赏随处可见,文化惠民育民更亲民。文化潮流在宁海大地上涌起,其出发点在于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原动力在于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在宁海,文化灯火长明不灭。今年以来,该县文广旅游局充分发挥好文旅
中新社西宁7月9日电(李江宁)记者9日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8血渭一号墓2021年度考古工作现已完成其周边的勘探工作,在墓园北侧发现石构区遗迹两处,西北角发现冲积沟一处。目前已经对勘探出的遗迹进行了布方,发掘工作即将开始。“根据冲积沟推断,该墓园在规划和设计的时候,
2020年,全市文物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在河南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指引,以夏文化保护研究和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为契机,以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利用达标工程为重点,着力改善文物保护状况,做好文物合理利用工作,实现全市文物事业快速发展。扎实做好文物基础工作。
巨鹿宋故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市文物处和省文研所的指导下制定了《河北省巨鹿县钜鹿故城遗址2020-2024年考古工作计划》。今年,根据考古工作计划考古人员顺利完成2019-2020年巨鹿宋城的考古勘探工作,探明了巨鹿宋故城的城墙位置,明确了四至,对于宋城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打下基础,
10月19日,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幕,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了20年来龙门石窟的六大重要考古成果,分别是: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考古发掘、香山寺遗址发掘、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发掘、龙门西山北坡唐代僧
新华社开罗8月11日电 通讯:疫中考古——中国与埃及首次联合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华社记者吴丹妮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的北部,有3000多年历史的孟图神庙褪下了神秘面纱。在中国和埃及考古人员共同努力下,神庙实地景象和出土文物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近日,中国与埃及卢克索孟图神庙联
中新网阿拉善9月25日电(李爱平李亚男)记者25日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文物局获悉,该局日前在阿拉善盟境内对多处文物遗址点进行踏查时,取得重大发现。库仁淖如障址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乌力吉苏木和红古尔玉林苏木交界的沙漠地带,工作人员在地表发现了大量灰陶片,以及铜箭头、铜纽
在4月25日举行的四川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媒体吹风会上,四川省发改委主任范波透露,今年一季度,四川省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389.2亿元人民币、增长9.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对阿曼、柬埔寨、乌克兰、埃及等13个国家和地区贸易翻倍增长,已实现与“一
记者3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年度业务工作公众分享报告会上获悉,2018年该所在西藏阿里、山南、那曲等地开展了联合考古发掘工作,相关成果为构建西藏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填补了西藏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数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