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产后修复中心抖音团购开通与入驻情况咱衡水各个区县的产后修复行业发展不太一样。桃城区,这是咱衡水的主城区,产后修复中心都集中在这儿,差不多能占全市的70%。冀州、深州这些周边区县,产后修复中心数量就少一些,而且在服务的专业性和全面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衡水的产后修
分享
山西,大同。这里是巍然的锁钥重镇,征战的风沙从这里吹过,写下“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这里也是鲜卑族北魏王朝的京华,繁荣与文明在这里交汇,留下了辉煌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石窟中的佛陀曾一度沉睡上千年之久,直到上世纪初才因偶然而重新吸引世界的目光。历史从1500年前走到
2024年10月14日,上海市徐汇区非遗协会秘书长蔡双庆一行专程拜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采琦。中国的书画装裱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以文物保护为前提,灵活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从画面内容和装裱形式上达到较为完美的统一。中
新野县博物馆开展馆藏文物修复工作为充分发挥文物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近日,新野县博物馆与南阳市文物保护研究院达成协议,委托其对我馆馆藏古瓷器进行保护修复。9月19日,南阳市文物保护研究院专业人员到达我馆,对馆藏古瓷器进行病害处理修复工作。本次进行保护
8月16日,临漳县文广旅局结合邺城考古队的专家团队对邺城考古博物馆展出的两件文物进行了重要的修复工作。一是对邺城考古博物馆第二展厅内的一件精美文物立佛像(青石材质)的头部进行了拼接恢复。这尊立佛像原本因战乱等因素遭受损伤,头部部分遗失,使得这件失去了原有的面貌。经过专
5月14-25日,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南部小城戛纳举行。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被认为是“华语电影大年”,多部华语长片入围,贾樟柯新作《风流一代》入围主竞赛单元,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将在非竞赛展映单元展映,还有经过4K修复的成龙经典电影《飞鹰计划》将亮相“戛纳经典”沙
【光明时评】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调研期间,在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走进文保修复工作区,仔细察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流程细节和最新技术,同现场工作人员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扬严谨细致的工匠
昨天上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三方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历时近2年,104册件古籍已全部完成修复。这次遴选了其中的39件古籍展出,包
为了尽快挽救上安仕阶摩崖石刻群部分被风化、雨水侵蚀的石刻文物,充分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促进民族团结。4月12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盘志超同志应我乡邀请,为上安仕阶摩崖石刻进行修复。“上安仕阶摩崖石刻群都是露天的,遭雨水侵蚀长满了苔藓,造成石刻上的字迹不清,对石
中新网济南3月17日电题:“靖远”舰出水文物在保护修复中重焕“新生”记者赵晓刻有鱼纹的烟斗、带图案的金色纽扣、48厘米长的船构件……记者17日走进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兰栋的工作台上整齐摆放了数十件“靖远”舰出水文物,他正埋头用刻刀
一件千疮百孔的书画,一堆破碎的瓷片,经过修补、装裱,得以重获新生,再现风华,这是艺术修复的神奇,也是文物艺术品修复师的日常。事实上,我们在美术馆、博物馆里看到的很多名画都离不开历代修复师的精雕细琢,《蒙娜丽莎》就修复过70多次。围绕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胡一川的代
中新网长春11月12日电(记者吕盛楠)4K修复版《红色娘子军》、2K修复版《青春万岁》等四部经典电影,12日-13日在长影电影院展映。展映首日,不少老影迷冒着风雪走进电影院观影。本次展映活动精选了导演谢晋的电影《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大李老李和小李》以及导演黄蜀芹的电
今年6月,邓世增公馆旧址一期修缮工作已全部完成。邓世增公馆旧址位于北海市中山路191号,始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邓世增生前在北海的住址。2009年11月,市人民政府公布邓世增公馆旧址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军事史研究专家陈予欢在其主编的《邓世增将军史料汇编》一书中概述:邓世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27日电(苟继鹏)“自2010年至今,通过向国家文物局申请立项报批,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合作,我们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库车市的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和阿艾石窟等实施了7项石窟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共完成41个洞窟壁画的保护修复。
中新网江西景德镇10月24日电(李韵涵刘力鑫)24日,景德镇陶瓷大学元青花博物馆正式开馆,300余件元青花修复器及瓷片首次与公众见面。“成熟的青花瓷器始烧于元代景德镇,元青花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使中国陶瓷进入了以彩绘瓷为主流的新阶段。”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
记者从邺城考古队获悉,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考古发现公布以来,文物修复专家历时十年对出土文物进行抢救修复。截至目前,修复完成佛造像千余件。2012年初,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共计2895件(块),另有3000件左右佛造像碎片。北吴庄
中新网西宁6月30日电(记者李江宁)30日,记者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日前,该所历经一年有余,实施完成所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并通过验收。此次项目保护对象为8件唐代织锦和1件元代织金锦袍服,均为青海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重要墓地出土珍贵文物,其中一级1件、二级1件、三级7
本报记者张帆古籍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本见证。近日,首部中华古籍活化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上线。该片讲述了学者和艺术家修复古籍、演绎古籍内容,让古书“鲜活起来”的故事。首集《古籍里的盛宴》中,美食家卢冉根据古书记载复原了“蟹酿橙”“素
为千年华彩绚烂绽放山西彩塑师20余年“修复”文物上千件中新网长治3月17日电题:为千年华彩绚烂绽放山西彩塑师20余年“修复”文物上千件作者吴琼17日,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山西长治彩塑艺术研究院内,摆满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彩塑手工艺品,史延春正在向学生讲解彩塑制作技艺。
为充分发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利用好遗址资源,让深埋在地下的遗址“活起来”,2022年2月10日,长沙铜官窑博物馆举办了“天才小工匠”系列活动之“天才文物修复师”实践活动。下午两点,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同学们在讲解
本报讯(记者李祺瑶)今天,历时8年之久的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正式结项。国家图书馆保存的300余册藏品修复完成。“天禄琳琅”是清代乾隆皇帝将皇宫各处藏书中宋、金、元、明版旧书进行择选,掇之菁华置于昭仁殿而成的重要藏书。虽为清宫珍视专藏,但从
12月14日,中国宣州窑施窑古窑址修复工程开工仪式在琴溪镇马头村施窑中心村举行,副县长张素兰出席。据了解,中国宣州窑施窑古窑址修复工程整体项目工期预计为2至3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施窑古窑、古井、古树、古道等保护遗址为节点,以艺术家工作室、作品成列馆、创作营等为纽带,以点
12月7日下午,《敦煌市博物馆馆藏画像砖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初验会在敦煌博物举行。参加验收的专家听取了项目作业方情况汇报,审阅了项目结项报告及相关材料,查看了保护修复后的文物,随后对作业单位进行了专业质询。经验收组讨论,认为敦煌博物馆画像砖修复项目组按要求完成了文物保护
中新社河南洛阳12月7日电(记者韩章云)记者7日从龙门石窟研究院获悉,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型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已经启动,预计工期270天。据悉,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时隔50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次启动大型保护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
12月6日,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6日透露,该院已完成莫高窟上百个重要洞窟的保护修复,建立石窟预防性保护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所有参观开放洞窟的环境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院研发出壁画数字化采集、数据处理和展示的系列技术,目前已完成258个洞窟的数字化工作。当日,敦煌研究院与日
馆藏清代肖像画修复项目第二批顺利完成12月3日,昌邑市博物馆馆藏清代肖像画修复项目第二批经专业修复,恢复了原貌,验收合格后,点查建档入库,第三批同时启动。清代肖像画是近年来博物馆立足文物征集打造特色收藏的重要成果,新馆建成后,将辟专题展厅集中展示。(文旅昌邑)
4K修复版电影《东方红》在长春首映11月27日,4K修复版电影《东方红》在长影电影院首映,吸引大量老影迷前往观看。电影是长春的一张城市名片,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故事影片1000多部,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的多项纪录。坐落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原址的长影电影
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实物见证,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标本。为了更好地让文物在未来传承,让文物的价值与精神得到更长远的延续,海阳市博物馆组织实施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包括嘴子前春秋古墓出土文物中残损较为严重的青铜鼎、青铜矛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隆兴寺的这座“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进行保护修缮后再次完美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讲述着古城的千年历史变迁“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位于隆兴寺转轮藏殿后西北角,刻立于元延祐四年,即1317年,石碑高1.8米、宽0.
他是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师刘涛,他参与莫高窟壁画和雕塑的修复工作已经超过35年。刘涛有时会将自己比作医生,每日“诊断”导致文物损坏的罪魁祸首,并寻找“治疗”方法。对刘涛来说,进行修复工作就像是在和几千年前的文物对话。“在修复这些壁画时,我们也在逐渐了解它们的美和其中的
2021年10月25日,通辽市博物馆对一批馆藏瓷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入库初步验收。此次修复完成的瓷器共计22件(套),其中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8件,一般文物2件。我馆该批文物修复项目由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承接,对残损文物进行了专业系统的修复工作。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项目组在忠
文物修复师有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记者19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共同颁布《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充分考虑文物修复师从业特征及基本要求,规定了文物修复师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对文物修复师相应等级技能鉴定评价、理论知识考试、
广大游客朋友及旅行社:九寨沟景区灾后恢复重建已全面完成,景区于9月28日恢复全域开放,现结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就景区全域开放后的相关游览事宜通告如下:一、五花海以上区域恢复开放,包括:熊猫海、箭竹海及箭竹海瀑布、天鹅海、芳草海、原始森林等景点。二、为严格遵守《旅游法》第四
名画修复让活态的美代代传承本报记者王广燕由著名油画家戴泽创作的油画《植物学家蔡希陶》,经过41年的岁月洗礼,产生了细微的裂痕。在修复专家精心修补下,它已“康复”,将在今天开幕的“润泽无声——戴泽艺术展”上与观众见面。每一件艺术作品与观众在展厅相遇的背后,都离不开朝朝
近日,20件御用江宁(南京)织造制作的清朝皇家纺织品由河北省遵化市清东陵文物管理处修复成功,其中包括慈禧陵、容妃(香妃)墓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和传世珍品。据介绍,2014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启动了馆藏纺织品修复保护项目。20件文物均出自清朝御用江宁(南京)织造,材料精
中新社唐山8月14日电(记者白云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14日透露,20件出自御用“江宁(南京)织造”的清朝皇家传世品均已修复成功,包括慈禧御用的陀罗尼经被。据清东陵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方国华介绍,2014年至2019年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委托中国丝绸博物馆实施了馆藏纺织品修复保护项目
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充分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新魅力,南宋文化,是杭州绕不开的一张“金名片”。昨天,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三角区域部分高校修复培训”结业仪式上,集中展陈了45件修复完整的文物标本,大多出自宋代,均是近年来各考古工地发掘过程中出土的文物标本,主要以德寿宫遗
由故宫博物院和良业科技集团共同打造的“张灯结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灯具珍品展”在位于正北京市海淀区的光科技馆开展,展览从宫廷华彩到万家灯火,用科技诉说历史,用文化感召未来。7月7日,故宫博物院与良业科技集团战略签约仪式在故宫建福宫花园敬胜斋举行。故宫博物院现保管有
新华社太原6月22日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了解到,我国现存最大道教宫观——山西永乐宫近日启动史上规模最大的壁画修复工程,本次工程主要修复的是龙虎殿和重阳殿的壁画。其中,龙虎殿壁画病害面积为195平方米,重阳殿壁画病害面积为353平方米。建于13世纪初
延安革命纪念馆32件革命文物修复完成将于6月中旬与市民见面近日,延安革命纪念馆32件革命文物,经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修复后移交该馆,将在延安革命纪念馆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专题展览中以全新的“面貌”与市民见面。这次修复的革命文物主要包括毛泽东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书画保护专项基金近日举办了设立仪式。据了解,该基金将致力于古书画、壁画、碑等文物的修复与数字化保护,推动古书画保护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加强海外流失文物的追溯与保护,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推广。历代书画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
原标题:一枚指纹,一段相隔千年的“对话”拿刷子刷去尘土、用黏合剂将碎片黏合……在不了解文物修复的人眼里,这就是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文物修复看起来简单,其实有很多讲究,关键看你用怎样的方法、怀着什么心情去对待。1992年,我入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为一名修复师,多年来,参与过秦始
据央视新闻消息,文保专家介绍,三星堆出土的三号青铜神树已初步完成了其中三根主树干的预拼接复原。整棵神树大体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单树枝,第二层为双树枝,第三层树干顶部站立着人首鸟身像。修复完成后,将第一时间在博物馆对公众展出。知识点:三星堆一、二号青铜神树大致的形态基本一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23日电(苟继鹏)历时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修复了纺织品、金属、彩绘泥塑等文物118件/套,文物年代跨越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唐代、宋元时期至晚清等。23日,新疆博物馆五个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结项评审会在此间召开,公布了上述修复成果。项目分别为“
12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在官网上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宁波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成功入选。天一阁自明嘉靖年间建立,藏书和修书活动密不可分,一直传承发展至今。创始人范钦手订《范氏奇书》,并刻书版印制,当时留有姓名的写工和刻工达三十余人,据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王鹏)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主办的“珍藏:中国经典影片展映”日前在京开幕。《上甘岭》等十部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珍藏和修复的经典影片通过此次影展与观众见面。本次影展包括“新中国新农村”“保家卫国”“名家名作”“上官云珠百年诞辰纪念”四个单元。
11月24日,在海宁市博物馆书画馆,“逢春——馆藏书画修复成果展”静静地拉开了帷幕。古代书画作品多为纸本或绢本,在传世的过程中,由于收藏保管不善造成受潮发霉、污迹折痕、虫蛀鼠咬,以及绫绢和纸的自然老化,使书画产生的破洞、糟朽、断裂等问题。为了保护古旧书画的寿命和艺术价值,
近日,经过细致的准备、论证,由市文物保护中心保管的需要修复的218件青铜文物正式移交给专业修复资质单位,并正式启动修复工作。利用对上争取的文物专项补助资金,按照上级文物部门批复的馆藏青铜器修复方案,文物保管员对已列入修复计划的218件馆藏青铜文物进行逐一核对、清点、签字
11月16日,故宫学院(沈阳)纺织品文物保护与修复培训开班仪式在沈阳故宫举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说,故宫学院(沈阳)于2019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揭牌成立,是故宫学院第9家分院(苏州、景德镇、西安、深圳、徽州、上海、重庆、开封)。学院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学术讲座和丰富
中新网西安11月2日电(记者田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首届书画保护修复培训班2日在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开班,来自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近30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据介绍,本次培训班将依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新成立的陕西省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的技术
昨日,宁波博物馆一楼东特展馆,一张朱红色大漆罩面裱画案夺人眼目。74岁的古字画修复名家姚爱娟正在和学生一起仔细擦拭桌案,为装裱技艺展示做准备。从今天起,“良工守物——宁波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示暨姚爱娟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及成果展”将在这里推出,重点展示字画、陶瓷、
中新社西安10月28日电(记者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简称“秦陵博物院”)28日透露,该院承担的昭陵博物馆馆藏陶质彩绘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通过验收,67件唐代陶质彩绘文物完成保护修复。昭陵博物馆的这批文物彩绘类型丰富、制陶工艺精湛,是研究唐代历史、社会、科技等信息的重要实物
芜湖古城是镜湖区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重点文旅项目之一,也是一项加速改善老城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民生工程。记者近日从该区文旅体局获悉,古城内保存的70余栋文物建筑,包括城隍庙、文庙大成殿、小天朝、能仁寺、省第二模范监狱等,均已原址修复完成。据介绍,下一步,芜湖古城将
新华社兰州9月25日电题:87岁了,他仍坚守在敦煌壁画修复一线新华社记者张玉洁在有莫高窟“姊妹窟”之称的榆林窟,87岁的李云鹤仍坚守在文物保护第一线。爬脚手架修复壁画,一双大手让古老文物“重焕光彩”。20世纪50年代,他从山东老家来到大漠戈壁,成为莫高窟的第一位专职修复师。半
9月16日,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揭牌仪式在避暑山庄博物馆举行。避暑山庄博物馆珍藏清代宫廷瓷器、珐琅、钟表、家具、挂屏、书画等文物21721件套17万余件,目前,这些馆藏文物普遍存在污垢、破损、缺失等病害,亟待进行保护。去年5月,故宫博物院与
近日,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推介活动终评汇报会在长沙举办。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5G+VR文物修复助手项目从51个技术产品及服务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终评,荣获“第六届全国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奖”。2019年11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携手中国联通,通过5G技术与相关技术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记者应妮)“妙手补书书可春——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成果展”1日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在汇集了参赛作品的同时,该展还展出了《赵城金藏》、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修复作品,是目前以古籍修复成果为主题的最大规模的展览。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
日前,市文物古建研究所与玉田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工作,将该县富乐村墓群发掘的110余件出土文物修复成型。据该县文物管理所杨俊潮所长介绍,本次发掘的文物数量多、器型丰富,而且很多是首次发现,如镂空足陶豆、刻划鱼纹陶盘等,为该县汉代宗族墓群殡葬文化
为弘扬传统“苏州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文化本源,推动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传承与发展,苏州博物馆策划开展了“苏裱精工传天下,名士妙手扬国学”----苏州书画装裱修复展进校园活动。首展于8月24日至9月25日在苏州第六中学有原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制作展板40多块,介绍了国家
据中国新闻网,近日,曹操高陵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文物展览项目负责人潘伟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目前墓中出土文物已修复了970多件,未来,这些出土文物绝大多数都会展出。据悉,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唐代贵族李道坚墓葬壁画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修复。李道坚墓壁画线条流畅,画面精美,其中的多屏风壁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组屏风画以人物、山水、动物等为主题,尤其是山水屏风画以形态各异的山峰、云气为构图,展现了唐代精湛的画工。专家表示,这组山水画比此前
中新网西安8月16日电(记者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透露,该院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对唐代贵族李道坚墓葬壁画完成了第一阶段修复。新修复的壁画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包容与开放。新修复的壁画位于墓葬甬道的东西两侧,由文官形象和仕女形象组成。据介绍,由于墓葬遭到盗扰和破坏,墓中壁画
据新浪电影发布,《哈利·波特与魔法石》8月14日起将在中国内地重映4K修复3D版,目前预售票房已破1800万元,是国内影院复工以来的最高预售票房。这部18年前在内地首映票房为5600万,上映时间是2002年1月26日。周五开始全国多地影厅上座率放宽至50%,期待它之后的表现。
原标题:雅贝诺医用软膏,疤痕的天敌!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时刻都应该被记录,有美好的,也有不好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照片记录,其实还有疤痕帮我们记录发生的深刻的记忆。但是疤痕的存在,影响着我们的审美,不像照片,只是在我们想回忆的时候就可以翻出来看看,所以我们都想着去掉疤痕,其实因为身
据成都商报小行星,放弃一个月六七千元的工资,转而选择3000元工资的工作,甚至在刚做学徒时仅有几百元补贴,下班还要去做兼职,但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修复师杨世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我不后悔,做喜欢的事很幸福!”8年前,杨世全从出租车司机改行做了文献修复师。在结束9个月学徒期后,他以
8月7日,“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在浙江杭州开幕。据悉,此次展览共展出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的20件清东陵丝织品文物,其中包含慈禧太后殓葬时所穿的龙袍和覆盖于身上的陀罗尼经被。据清东陵博物馆馆长李寅介绍,此次是这批文物修复后的首次展出,展期将持续3个月。
7月15日,安徽省休宁县鹤城乡日前因山洪损毁的徽饶古道、古石栏杆修复工程竣工。徽饶古道是古徽州通往赣北浮梁、婺源方向重要古驿道,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约有600年。6月10日夜间,持续性强降雨引发山洪,徽饶古道右龙村口一处路磅和古石栏杆被冲毁。次日,鹤城乡政府组织专业技术人
受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洪水冲刷及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影响,7月7日9点35分左右,位于黄山市屯溪老街口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镇海桥1处桥墩遭水毁,之后桥面出现垮塌,桥墩受损严重。7月10日,中青网记者从黄山市政府了解到,该市将严格按照文物管理相关规定,修复镇海桥。据悉,洪水冲毁
将残破蒙尘的壁画修复,制成栩栩如生的动图;用科学仪器记录传统曲艺,解析其中奥妙……河北大学的田野调查者们走进太行山古村落,挖掘记录鲜为人知的乡土文化。那些历经风雨的民俗文化又被唤醒,得以绵延赓续。在太行山深处的古村落,现存很多古老建筑和壁画,它们历经风雨,或尘封在荒草横
近日,袁姗姗在某节目中观看一件汉代时期的文物,她用三个手指捏着文物中间提起,一旁的杜海涛则用手护着文物底部。袁姗姗在观察后发现文物中间有裂缝和修复过的痕迹,周震南也赶忙提醒:“姐你别掐它,一会又掐断了”。袁姗姗则回复到:“没事,他(修复师)可以再修复”。”袁姗姗不正确的观赏
中新社拉萨5月25日电(赵朗)记者25日从西藏罗布林卡管理处获悉,罗布林卡启动的最为系统、全面的壁画修复项目,目前已完成60%。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几乎所有殿堂均绘有壁画,历史最早的壁画可追溯到18世纪中期,最晚期的也在20世纪50年代绘成。罗布林卡文物科工
新华社重庆5月13日电(记者周文冲)记者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大足石刻宝顶山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日前正式启动本体修复。小佛湾摩崖造像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千年自然营力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下病害缠身。去年6月,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启动。
据中新网银川消息,记者12日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石窟文物管理所获悉,须弥山石窟壁画修复保护工程于4月1日开始修复。据了解,这是自清代后,百年来首次对须弥山石窟壁画进行修复保护。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境内,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其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
当年万人空巷的《渴望》,在视频平台有了高清版本;《射雕英雄传》等经典武侠,不再是“奔跑的马赛克”。近年来,不少经典影视剧获高清修复,以全新的面貌重回观众视野。优酷启动“高清修复计划”,爱奇艺启动“经典电视剧数字化修复工程”,视频平台纷纷发力老剧修复,为观众奉上经典文化大
圆明园:在10万片瓷器碎片中修复文物修复后的11件文物成品将在圆明园展出,同时进行3D扫描,收入圆明园线上数字博物馆近日,继首批修复完成6件文物后,圆明园启动“修复1860”项目二期,继续修复圆明园出土文物11件,涉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还将首次修复雍正青花碗。修复后的11件文物成品
书画“郎中”申遗成功书画装裱修复技巧入选广州市第七批非遗据广州日报消息,“人们容易把利益看得太重,把手艺看得太轻。”这是“画郎中”尹纪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从业20年,作为书画装裱修复师,他挽救了一批批症状各异的“生病”的书画作品。申报书画装裱修复技巧的非遗项目成
新华社开罗8月4日电(记者李碧念)埃及文物部4日在位于开罗郊区的大埃及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举行仪式,宣布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外层木质镀金棺正在进行消毒工作,即将开始正式修复。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在仪式上说,该镀金棺长223.5厘米,宽83.8厘米,高105.5厘米,在被发掘出土近一个世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陈大威赵景辉)西北大学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日前挂牌成立。纸质文物包括古旧书画、古籍善本、档案文书、碑帖拓片和报刊、信函等,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西北大学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将加强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传统工艺
【解说】50岁的胡凌波是河北省石家庄人,他出身于书画装裱世家,6岁起就开始学习书画装裱和古书画修复,至今已有40多年。这些年来,北方多地博物馆经胡凌波手里修复的古书画,上至宋代,下至清末民国,已达数百幅之多。5月22日,记者来到胡凌波位于石家庄的工作室,一幅幅修复前后的对比图让人
本报北京电(记者施芳)圆明园“修复1860”项目日前启动,首批6件官窑瓷器将在5月底前完成修复,团队可预约观看修复过程。首批修复的瓷器包括1件青釉鼻烟壶、2件青花八宝万福如意瓷砖、1件康熙青花龙纹碗、1件康熙红釉碗和1件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都是官窑精品。这些瓷器修复后将在圆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圆明园近日启动大规模修复文物项目,对海量文物碎片进行拼接修复,大量深埋地下百年的珍贵文物出土,其中仅瓷器碎片就高达10万片。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透露,第一批修复的包括青釉鼻烟壶、青花八宝万福如意
郑力鹏火灾前的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大火之后,也引发了很多疑问,如为什么会着火?救火时为什么不用直升机洒水?灾后如何重建……针对疑问,本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文物局国保单位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郑力鹏,向读者一一释疑。郑力鹏指出,火灾防不胜防,特别
当地时间4月17日,两幅梵高的油画重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展出,将重新作为常设展品永久陈列。这两幅画作分别为《离开尼厄嫩教堂的信众》以及《斯赫弗宁恩海景》。它们于2002年被盗,直至2016年才被警方破案归还。画作在盗窃过程中部分颜料脱落,原本的画框也失踪。博物馆对油
记者探访“茶岭新石器遗址”文物修复现场修复一件古陶器或要耗时一整月文物修复师正对拼接好的陶器填补石膏。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丹彤考古专家判断4000多年前“茶岭新石器遗址”先民风行“碎物葬”(毁器葬)习俗,其结论源于对现场发现的诸多文物的科学分析和研究。而担
中新网3月8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7日,香港康文署署长李美嫦回顾2018年文艺交流活动情况,公布新一年度香港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她指出,2018年举办和赞助了逾5400场文化活动,还举办了多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将继续提升文化设施,扩建和修复部分场馆。李美嫦表示,2018
3月1日,山西省太原市,古生物化石修复师吕波在山西地质博物馆修复择义王氏鳄化石。“85后”的吕波历时三年修复工作,将择义王氏鳄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择义王氏鳄生活于三叠纪中期(距今约两亿四千万年)。2018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召开的古生物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左云晋地甲龙”化石、
原标题:12件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获修复新华社兰州2月12日电(记者张玉洁)记者从甘肃省敦煌市档案馆获悉,12件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唐代藏文写经完成修复,文献的数字档案也已建立。此举将对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起到积极作用。敦煌市档案馆馆长张世忠介绍,这批用古藏文
初雪后的沈阳,苍穹蔚蓝清澈。踏入沈阳故宫,雪映红墙分外妖娆,黄绿琉璃熠熠生辉。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移动脚步寻找最佳拍照角度,兴奋地与刚刚完成彩画修缮的大政殿合影。大政殿披挂新修彩画,如同身着崭新华美的礼服,尽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绚丽夺目的大政殿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公
山西太原,王殿卿大爷6年前开始记录古建筑修复工作,到现在已经拍了几万张照片了。为了拍全景,他需要在高楼楼顶拍摄。如果没有电梯,他就爬一会儿歇一会,到现在爬了200栋高楼。他说希望让后人看到文化古迹的修复过程,珍惜爱护这些文物遗产。@广西共青团
记者昨日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获悉,经过前期调查和多年研究论证,泉州宋代古船的新一轮修复方案已经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准备报送国家文物局,预计最快明年下半年启动古船修复工程。多种因素所致古船船体部分构件糟朽1974年发掘出土的泉州湾宋代古船,残长24.2米、残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