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上官云)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打破“次元壁”,圈粉不少年轻人。在网上,也有不少人乐于寻找古诗词中描写的四季、人生,“诗词热”频频出圈。著名学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表示,诗歌赋予人们一种感知美的能力,人们将美好
分享
人文社推出漫画《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成熟了,就会勇敢了中新网北京5月20日电(记者应妮)关于青年女性如何在大城市中审视、思考、生活与成长的漫画书《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原生家庭背景决定着三位女主人公将呈现截然不同的性格:大
原标题:【晒晒小康生活】着装变化折射幸福生活9月7日,朝阳初升。周晓红打开衣柜,从各式各样的衣服里,挑出一条连衣裙,在镜子面前比划起来。粉色的真丝面料轻薄柔软,裙摆的茉莉花刺绣精致温婉。她又拿出一条细长的白色皮带,系在腰间,作为装饰。“过去‘黑蓝灰’是衣服的主色调,哪有现在
人们对“冷门”学科的热情能否被唤醒选择考古,没有“钱途”?这几天,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网络之声,喜忧参半。有鼓励、有支持,但也有担忧,有网友认为,考古是“冷门”专业,分数与所学专业“不相配”,就业前景和收入得不到保障,可能会给本
第二届中国文旅新营销峰会5日在广州举行,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在会上称,把文物锁在库房,已不再被认为是一种好的保护方式,而是应该让文物重回人们的生活中,展现其魅力。“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单霁翔认为
“不要把文物锁在库房里,而是让这些文化遗产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时,人们才会去自发的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会有尊严。”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如是说。第三届孔学堂·国学图书博览会期间,单霁翔亮相贵阳并作主题为“坚定
8月20日,在石家庄市井陉县亲亲宝贝幼儿园,孩子们在微水丝弦艺人的指导下学习戏曲动作。微水丝弦属于河北石家庄地方戏曲,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唱腔优美,戏装华丽,在当地深受百姓喜爱。近日,井陉县微水丝弦的艺人们走进当地幼儿园,向孩子们展示丝弦艺术,介绍戏曲基本知识,将民
中新网苏州1月15日电(记者钟升)年关将至,15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内,5人的青年传承人团队正埋首于年画的制作中。今年开始,他们将登上传承的“主舞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每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