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系列公益活动 “读经典之书 做有根之人”
【良知文化公益行】4·23世界读书日系列公益活动 “读经典之书 做有根之人”
值此第30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之际,由海南良知文化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良知基金会)和广州新国学读书会联合倡导主办发起国学经典读书月活动,号召全国乃至全球的国学经典推广践行机构,联动全国各地不同类型书院,及相关教育机构、企业、学校、社区、家庭等,每周开展国学经典主题读书会,并于4月23日(即世界读书日)当天举行线上线下“读经典之书 做有根之人”的千人读经典活动。
4月份自愿参与者由各地新国学体系书院及读书会23家,以儒家四书五经代表经典《大学》和《孝》读诵修学为主,从经典作者宗圣曾子的故乡山东平邑开启,连接到内蒙赤峰——河北任丘——陕西西安——江苏南京——浙江杭州——上海——福建泉州——湖北武汉——重庆——广东广州/深圳/阳江——海南海口等地共同承办。共计举办线下68场读书会,线上41场读书学习活动,直接参与人数3000余人,间接覆盖影响10000余人走进国学经典,推动全民读经典,以经典润泽人心,用经典智慧指导生活,链接圣贤祖先精神做有根之人,助力国人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又名“世界图书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正式确立,主旨“推动更多人去阅读与写作”。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阅读已不仅仅是承继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风传统,全民阅读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读书月活动期间,受良知文化教育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杨砚涵女士委托,良知文化教育基金会党支部书记马萍同志也来到广州新国学读书会的现场,与项目总监洛子熙女士也做了深入沟通,参与并指导读书月活动更好的开展,让更多人通俗易懂地体验到国学经典的智慧。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灵魂,文兴则国兴,文亡则国亡!
自19世纪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本土文化不断式微,中国人与自身文化之间不断疏远,渐成鸿沟,由此而产生的种种文化危机已不容忽视!传继中华文脉,复兴中华文化迫在眉睫!
读书月活动,不仅在书院开展,也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国学经典之“四进”系列公益活动应运而生。
一,国学经典进企业:文以化企,基业长青
企业是社会的筋骨,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山东菏泽,江西萍乡,海南海口,广东广州,阳江等地的企业内部都开展新国学读书会。
倡议企业将《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担当精神融入管理,以《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格局培育员工责任感。通过晨读经典、设立"文化讲堂"、将"仁义礼智信"融入企业文化,打造有温度、有底蕴的现代企业,让传统文化助力基业长青。
二,国学经典进校园:以文化人,立德树人
教育之本,在于培根铸魂。从山东平邑,菏泽,到山城重庆,江苏南京等地都开展了多场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倡议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主要组织《大学》的系列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明德亲民"的理想。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激发求知热情;通过"孝悌亲仁"主题班会,传承《孝经》的感恩美德;让经典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灯塔,培育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滑动查看图片)
山东平邑校园读经典
三,国学经典进社区(街道):邻里共学,厚植家风
社区是文明的细胞。在山东平邑,内蒙赤峰,海南海口等开展上百场的经典读书会,特别是山东平邑的社区街道活动的乐读经典,孝善文化已成为全国的街道文明典范,4月21日受到中央电视台CCTV-1的专访,倡议社区设立"国学读书角",举办"邻里共读会",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以《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滋养社区温情;组织"家风家训分享会",让《大学》"修身齐家"的智慧代代相传。
四,国学经典进家庭:书香传家,涵养根基
家庭是文化的摇篮。全国各地的家庭读书会陆续开展,以经典读书会重塑家文化,海南琼州书院的家庭读书日每周持续开展,倡议每个家庭设立"每日诵读时光",父母与孩子共读《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导孩子孝道的人生底色;用《大学》"格物致知"的精神培养思辨能力。让经典成为家庭的精神纽带,培育有根有魂的新时代家风。
经典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心灵的根系。让我们从翻开《孝经》的第一页开始,从诵读《大学》的第一句出发,以经典滋养心灵,以文化照亮前路。愿每一个企业因文化而卓越,每一所学校因经典而厚重,每一个社区因书香而温暖,每一个家庭因传承而兴旺!
经过近两百年的全面西化与“去本土文化”化,大多数国人对中国文化经典文籍已非常陌生,或有学习经典文籍者,虽广增知识与见解,却难如古人一般实现“读书转化身心气质”之效果。面对传承数千年的宝贵文化财富,“读书难,难读书”却成了当代人难以逾越的困境。这是因当代人只知学统的学习方式,遗忘了道统的学习方式之故。
中国文化的传承历来遵循学统、道统两种途径:学统传授外在的知识、技能,道统传承内在的人格、境界。学习中国文化,需要学统、道统并重,并以契入道统为根本。与此相对应,学习也分为四个层次:头脑、感官、心灵、生命。前两个层次属于学统的学习方式,后两个层次才是道统独有的学习方式。因此,学习经典文籍时,只有达到用心灵学习和用生命学习的层面,才能真正契入道统传承,转化身心气质,升华人格境界。
4月经典读书月已全国启动开展,全民读经典,我们在行动!德不孤必有邻,良知基金会将在经典文化教育方面会再接再励,继续前行,欢迎各界热爱国学文化的人士关注和参与,让爱心汇成大海。再次感谢所有参与捐助的企业及个人。
同时也感谢积极参与活动的全国各地23家新式书院和读书会,期待在传播健康,传承文明的路上越来越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