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历史文化遗存及自然人文景观 

时间:2025-02-24 09:58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洛宁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人文景观,其名胜古迹涵盖多个历史时期,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

一、核心历史遗迹

1. 仓颉造字台与洛书文化遗址

洛宁是汉字起源的重要见证地,仓颉造字台及“洛出书处”碑刻印证了黄帝时期文字诞生的传说。

据文献记载,仓颉于阳虛山(今属洛宁)受灵龟负“丹甲青文”启发创制文字,而大禹时期“洛书”则以赤文篆字现世,二者共同构成河洛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洛出书处碑:位于长水镇,相传是“洛书”出处,有汉魏和清代的碑刻。

2.仰韶文化与龙头山遗址

境内分布仰韶文化、龙头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揭示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的人类活动轨迹。其中,龙头山相传为大禹导洛治水的关键地标,禹门河与夏鹿台遗址亦关联大禹治水传说。

西王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和龙山文化。

庙洼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坡头遗址:仰韶文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历代建筑与陵墓遗存

3. 明清古城与官署建筑群

洛宁老城始建于唐代,现存格局以明清时期为主,城墙周长四里余,设东(应恩门)、西(普安门)、南(中和门)三门。城内以文昌路为中轴,保留文庙、县署等官署建筑及安民街、时和街等历史街巷,体现古代城市规划特色。

4. 宗教与学术建筑

寿安山昭孝寺:元代皇家寺院,规模宏大,其主持云麓和尚塔为佛教建筑艺术代表。

洛西书院:元惠宗敕建,曾为中原学术重镇。

程颢、程颐祠:清代敕修,纪念理学奠基人二程,其家族故居亦存于县内。

5. 名人墓葬群

隋炀帝陵、工部尚书宋礼墓、吏部尚书耿裕墓等百余处陵墓,以及明末女将红娘子墓,构成跨越多个朝代的墓葬文化景观。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艺

6. 竹编技艺

洛宁竹编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即为宫廷贡品。其工艺以冬季采竹经蒸煮、盘制等十余道工序制成竹器,涵盖生活用具(竹席、竹帘)及工艺品(花瓶、盆景架),以韧性强、造型古朴著称。

7. 土陶技艺

土陶制作延续传统工艺,游客可参与体验,感受手工艺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四、自然与人文融合景观

8.嶰溪谷与金门川

黄帝乐师伶伦取竹制乐的“嶰溪谷”位于洛宁,金门川则因北魏金门郡治所闻名,兼具历史传说与生态景观价值。

五、文化体验

9.东关三月十八石婆庙会(东关社区石婆庙物资交流大会)

1987 年,民间古风俗再度兴起。东关社区的善男信女们自发捐资重建石婆庙,并重塑了石婆奶奶的神像。1988年,经东关社区各片区商议,决定重新开启石婆庙会。此后,每年由片区三个组一年依次轮流主办。2019年12月起,由于疫情原因,石婆庙会被迫停办。2023年,随着疫情的解除,庙会重新开启。

截至目前,石婆庙会已成功举办了34届,为当地的经济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庙会也成为人们了解当地民俗风情的重要窗口。

洛宁的文化遗产体系以河洛文化为根基,融合史前文明、文字起源、治水传说、宗教书院及工艺传承,形成多元立体的文化景观网络,为研究中原历史与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实证。

作者:洛宁城事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