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街道:为幸福赋能 打造“普·邻家”文化社区品牌 

时间:2025-02-21 15:45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文化社区建设 | 大港街道:为幸福赋能 打造“普·邻家”文化社区品牌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春第一课”在市北区大港街道普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热烈进行,普吉社区组织开展的“重温焦裕禄精神,踏上为民服务新征程”主题观影活动吸引社区党员群众近百余人参加,大家共同观看经典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在光影流转间感悟榜样力量,汲取奋进动能。这是普吉社区特色文化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社区文化魅力的展现。

大港街道普吉社区紧邻青岛港,原为济南铁路局职工宿舍,铁路文化氛围浓厚。辖区面积3.7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690户,人口13700人。社区共划分9个网格,建立网格党支部9个,党员478名。近年来,普吉社区依托市北区老年大学、市北区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大港街道区域党群服务和社会治理综合体等阵地,充分挖掘铁路文化特色,倾力打造“普·邻家”文化社区品牌。

拓展阵地功能,凸显特色文化品牌

普吉社区立足实际,统筹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多样化社区文化场所体系。集市北区老年大学分校、书画室、4点半课堂、图书阅览室、舞蹈室、健身房等功能室为一体,合理规划布局,聚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化、实用化的多功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突出铁路历史文化特色,打造特色场馆,建强文化品牌矩阵。形成“一廊两馆+N”阵地模式,即展现胶济铁路沿线早期党团组织的发展历史的“红色胶济”专题教育长廊。被青岛市科协评选为科普示范项目的、展现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铁路文化科普馆”。通过展示青岛工人运动的播种者、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同志的英雄事迹,凸显警示教育意义的、被评为市北区终身学习教育品牌“王荷波在青岛主题馆”等。

搭建服务平台,以文化促幸福和美

普吉社区打造“普·邻家”文化品牌,通过搭建多方良性互动的沟通平台,推动建立起“相识、相知、相信、相助、相望”的邻里文化载体,以“邻居节”为抓手,探索实行党建聚邻、恳谈睦邻、矛调护邻、青春助邻、服务暖邻、文化近邻的“六邻”工作法,借助大港街道区域化党群服务和社会治理综合体,激活“邻”聚力,拉近“邻距离”,延伸“邻空间”。社区文艺骨干成立4支表演队伍,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市北区老年大学在普吉社区成立分校,开设形体、声乐、舞蹈、柔力球、书画等课程,极大丰富老年人的退休生活。通过这些活动把少有机会联络的邻居们聚在一起,破解城市邻里“陌生人”困境,增进相互交流,有效促进社区和谐,为居民幸福“加码”。

丰富活动内容,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突出铁路文化特色,提升社区文化内涵,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以“清廉社区”为主题,组织商户、小区居民开展“居民公约一起学”“文明邻里一起行”“我为社区提建议”“近邻茶话会”等活动,倡导团结邻里、互帮互助。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家风活动,分享家风寄语、宣讲家风故事等,深入挖掘优秀家风,用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共治。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大众文体娱乐,举办春节、端午、中秋“我们的节日”活动等。此外,社区每年开展社区运动会,在强健居民体魄的同时促进邻里和睦相处,引导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推动社区由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转变。举办邻居节活动,开展邻里守望关爱行动,常态化开展邻里互助式志愿服务,营造“邻里帮”风尚,形成“邻里一家亲”浓厚氛围,着力打造“里仁为美·崇德尚礼”文化社区共同体。

下一步,大港街道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禀赋作用,持续推进文化社区建设,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实现居民“服务”与“需求”的精准匹配,更好的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滋润人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