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区举办“非遗话传承 文化担使命”宣讲展示活动
河北区举办“非遗话传承 文化担使命”宣讲展示活动
2月19日,河北区委宣传部、鸿顺里街在鸿顺里街宣传教育展示基地联合举办“非遗话传承 文化担使命”宣讲展示活动。鸿顺里街杜氏手工木艺、万福堂青花技艺、津味骨汤馄饨、传统女子相声、清真瑞祥城酱牛肉非遗技艺传承人代表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盛宴。市委讲师团办公室、区委宣传部以及“理响河北”基层理论宣讲联盟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
“理响河北”基层理论宣讲联盟成立以来,鸿顺里街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利用街道、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宣讲党的理论,形成街道社区联动的理论宣讲矩阵,去年,鸿顺里街综合文化站荣获“天津市特级街道文化站”。今年,鸿顺里街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利用“宣讲+文化”、“宣讲+展示”、“非遗+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非遗宣讲、现场展示和互动体验为一体的宣讲展示活动。
活动开始,鸿顺里街杜氏传统手工木艺传承人杜铁林以《守护木艺匠心,延续文化薪火》为题,手捧“雷锋卡车”、“南湖红船”、“中共一大”会址、“金汤桥”等非遗作品,深入讲述着传统榫卯工艺的巧妙精湛和其背后的红色故事。“我希望大家在深入了解传统木艺技艺的过程中,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更加坚定理想和崇高信念。”
万福堂青花烧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马骉围绕《传世青花 承继焕新润民心》生动介绍了青花瓷器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分享了年轻一代为守望传统技艺,传承文化瑰宝所贡献的青春力量。“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对文化传承发展上提出重要要求,作为年轻的非遗技艺传承人,我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深耕细作、守正创新,研究创作更多的作品,让青花技艺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在新时代文化舞台上焕发新的生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清脆爽朗的歌声中,河北区传统女子相声传承人、天津市道德模范、春晖文艺志愿者团队发起人刘春慧生动讲述了她带领团队用文化传递力量,用爱心传递真情的暖心故事,30年、400多场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欢笑中传递着正能量,在奉献中温暖着千万家。
宣讲结束后,与会人员欣赏传统相声表演《五红图》,近距离观赏生动的非遗作品,亲手体验榫卯制作技艺,手绘青花纹样,品尝惠宾饭庄带来的热气腾腾的非遗津味骨汤馄饨以及清真瑞祥城带来的秘制酱牛肉,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一步,河北区将继续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组织开展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通过更加接地气、更加生动活泼的展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天津故事,不断保护好、继承好、发扬好非遗文化,让广大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能领会、爱体验、好落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百姓生活,在基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津派文化”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发展。
来源:“海河之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