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
寻访阿炳故居
赓续爱国情怀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开展红领巾寻访活动
阿炳,原名华彦钧,是中国民间音乐家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更蕴含了深沉的爱国情怀。
近日,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寻访阿炳故居,感悟爱国真谛,在抚今追昔中坚定理想信念。
01
观生平事迹 感风骨神韵
队员们走进“阿炳生平厅”,在辅导员老师的讲解下,队员们仔细倾听,了解到阿炳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也知晓他辉煌的音乐成就。虽身处逆境,但他从来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执着追求;虽双目失明,他也不曾向命运屈服。坚韧,是他的风骨;音乐,是他的生命之光。
02
访生前居所 忆音乐芳华
走出大厅,穿过走廊,队员们来到一间破旧的小平房内,这便是阿炳的起居室:1米2的竹板床、破旧的八仙桌、破损的皮箱、满是补丁的长衫……从这些简单朴素的陈设中,依然可以寻见阿炳当年生活的清苦与艰辛。倚在桌旁的二胡、琵琶,仿佛在为我们讲述这个民族音乐家的艺术芳华。
如今闻名中外的名曲《二泉映月》就是阿炳先生在这间小平房里创作的。
03
品民族音乐 赞艺术魅力
民族危难存亡之际,阿炳用音乐表达了自己强烈的赤子之心。队员们来到“音乐赏析厅”,纷纷戴上耳机,聆听二胡名曲,听到动情处,队员们也忍不住跟着旋律打着拍子。这一首首曲子是在叙述阿炳一生的岁月往事,更是一个个岁月往事沉淀的“结晶”,队员们在乐曲中感受音乐与历史的交融。这一刻,仿佛阿炳先生穿越时空,跟队员们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对话。
04
以音乐为戈 颂爱国精神
漫步大厅,队员们不时驻足观看,更了解到,阿炳还是一位爱国音乐家。在“九一八”事变后,国家存亡之际,阿炳在街头卖艺时增加了宣传抗日救国的内容,通过演奏和说唱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他演奏的《松花江上》和《大刀队奋勇杀鬼子》等曲目,哀怨娓娓的琴声和慷慨激昂的唱词,扣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弦。
时至今日《二泉映月》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爱国之情仍以它那独特的旋律,悠扬的的节奏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中。在场的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都被阿炳这种深深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在这里,一砖一瓦都镌刻着阿炳的传奇故事,一丝一曲都诉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国家的深情。阿炳用音乐传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他是一位杰出的民族音乐家,更是一位抗日爱国志士。
通过此次寻访,队员们穿越时空,触摸到阿炳先生炽热的爱国之心,心中已然怀揣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队员们将以阿炳为榜样,不畏艰难困苦,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写下寻访心语:
徐梦遥
步入故居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阿炳生活的年代。那些珍贵的文字资料、乐器和曲谱,静静地诉说着阿炳的坎坷经历和卓越才华。我仔细端详着每一件展品,试图从中捕捉到阿炳的影子,感受他的音乐情怀。
李馨允
在故居的每一个角落,我仿佛都能听到阿炳的二胡声在回荡。那《二泉映月》的旋律,悠扬而深沉,如同阿炳的心声,诉说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我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仿佛与阿炳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徐铭俊
通过这次寻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阿炳的音乐和精神。他的音乐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流露和灵魂的呐喊。他用自己的音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也让我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
叶茜
阿炳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他的坚韧不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意识到,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骆韵任
这次寻访阿炳故居的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它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像阿炳一样,用自己的才华和热情,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感动。
撰稿|曹婷、韩丽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