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晋候村举行迎祭城隍(三城隍)民俗活动
西安市鄠邑区晋候村举行迎祭城隍(三城隍)民俗活动
2 月 9日(农历正月十二),西安市鄠邑区玉蝉街道晋候村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迎祭城隍(三城隍)民俗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这一传承近千年的民俗活动,不仅是鄠邑区百姓新春佳节的重要庆典,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展示。
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历史悠久,按照地缘分为三个城隍社,每个城隍在一个村子供奉一年,十月冬会之后,在来年由下一个村子在正月十五前后迎至本村祭祀,这种传统自明朝洪武初年延续600余年至今。其中三城隍为忠于汉室、宁死不屈的周苛。
周苛以其坚贞不屈的节操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他起初在秦朝担任泅水郡的小官,当刘邦起兵反秦后,周苛毅然决然地追随刘邦,一同进入关中,共同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刘邦成为汉王后,周苛展现了他的忠诚和才能,被封为御史大夫。在与魏豹的战斗中,他协助韩信成功击杀魏豹。汉四年,面对项羽的猛烈攻击,周苛被任命守卫荥阳。尽管城池被破,他却毫不畏惧,坚守义理,宁死不降。他的英勇表现以"周苛之据节"流传下来,象征着对自由和道义的坚守,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如今,迎祭城隍民俗活动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传统祭祀仪式,它逐渐演变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文化展示平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文化赋能的重要力量。通过这样的活动,鄠邑区的乡村凝聚力不断增强,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为构建文明和谐的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市鄠邑区文化馆及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也让民俗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凝聚人心的重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