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以地域文化“之魂” 赋旅游发展“之能” 

时间:2025-02-07 23:27 发布于:双争有我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双争”活动进行时】涉县:以地域文化“之魂” 赋旅游发展“之能”

涉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女娲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传承发扬、生生不息。近年来,涉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全域旅游遍地开花。

2025年涉县推出“春节涉县成语游 女娲赐福好兆头”系列文旅活动,依托涉县特色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抢抓文旅市场。

涉县是“中国女娲文化之乡”,神话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地方,女娲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华夏祖庙”娲皇宫,是国内建肇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奉祀女娲的古建筑群,也是承载女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依托娲皇宫,涉县大力打造、传承和弘扬女娲文化,建设精品文化景区,修建娲皇宫专线道路、补天广场等重点工程,举办女娲文化节、娲皇宫庙会、女娲祭典等活动,将女娲文化推向全国,提升了涉县知名度,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拜谒娲皇、寻根问祖、观光旅游。

游客 刘畅:“ 原本觉得女娲补天只是一个传说,来到涉县娲皇宫之后感觉好像一切有迹可循,女娲造人有了磨盘村、女娲发明笙黄管等,还了解到了披红、开锁、叠子山这样一些祈福的文化习俗,特别有趣。”

游客 郭利红:“我每年都要来涉县参加女娲祭祀大典,这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祭祀仪仗、程序、内容都非常考究,充满了神奇色彩,感觉涉县的女娲文化源远流长。”

红色文化也是涉县文旅的重头戏。抗战时期,八路军129师在涉县赤岸村驻扎6年之久,留下众多红色革命旧址和动人的红色革命故事。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涉县打响革命老区红色招牌,在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的基础上,打造了连心巷、太行颂文化园、红色记忆小镇,其中的“一封家书”邮寄站、“再回太行”情景剧、“黎明之前”剧本杀等文旅业态,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到涉县的红色革命文化。涉县还设计了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开设“忆苦思甜”体验课,通过挑水、投弹、推独轮车等游戏,将红色文化融入研学旅游,厚植爱国情怀。

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 秦艳艳:“红色文化是涉县文旅发展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丰富旅游业态,给游客带来更好地游玩体验。今年春节我们推出‘红色中国年、军事成语游’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涉县红色文化。”

每逢重大节日,涉县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有张家庄花灯、赛戏、高台、上刀山等,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到涉游玩。涉县还将非遗文化入驻景区,在赤水湾古镇工坊街,有布老虎、荆编柳编、酒坊醋坊等非遗馆,盘活了旅游资源,激活了旅游经济。游客们在店内选购手工艺品、体验制作过程,非遗文化与旅游景区碰撞融合,不仅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还给景区增加亮点,成为引流“法宝”,实现文旅双赢。

游客 刘笑妮:“涉县这些非遗的手工艺品都特别精致灵巧,既实用又有艺术价值,还能当礼品送给亲朋好友,我再逛逛多买点回去。”

粗布馆负责人 王慧君:“没有入驻景区之前,学织布的人很少,都快失传了,来到景区以后好多人喜欢想学,我也收到徒弟了,老粗布也卖火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只有传承和坚守文化底蕴,城市才有蓬勃的生命力。涉县挖掘本土文化,融入文旅产业,赋能文旅发展,打造独特的文旅体验,持续推进文旅产品供给、文旅业态提升、文旅活动策划,实施“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系列举措,实现文化与旅游同步繁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涉县融媒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