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非遗展演在黄冈市东坡广场成功举行 

时间:2025-02-05 10:29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为进一步做好“逛东坡庙会,来黄冈过年”系列活动,丰富春节期间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擦亮东坡庙会文化品牌,营造县市联欢、欢喜过年节日氛围,展示多姿多彩的黄冈非遗,2025年2月4日“逛东坡庙会来黄冈过年”非遗展演活动在东坡广场、黄梅戏剧院、江柳揺村三个地方同时举行。浠水县文化馆非遗展演活动在人气最旺的东坡广场演出。

浠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吴楚文化交融之地,多种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熠熠生辉,形成了洗马花灯、巴河天狮等独特的地域特色民俗非遗,它们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也是我们地域文化的瑰宝,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传承。在这个美好的时刻,让我们一起领略浠水非遗独特魅力。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舞狮不仅寓意着吉祥如意、国泰民安,象征着富饶和繁荣,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更是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期盼和祝福。眼花缭乱的舞狮不仅是浠水县文化馆对祖国美好的祝福,更是对祖国日新月异变化油然而生的自豪。

浠水鼓书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独特魅力展现了浠水的历史与文化。两位鼓书前辈的《民俗鼓书拜新年》将浠水鼓书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领略到这项民间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让浠水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和浠水母亲河与众不同的特点呈现在观众面前,表达了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正是浠水人的写照。

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说说咱们浠水县》用欢快的节奏,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易懂合辙押韵的唱词讲述了浠水县近几十年天翻地覆的变化。

“浠水西流,杂技一流”。浠水杂技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全国乃致世界级大赛中获得无数荣誉。《太空漫步》散发着浠水杂技力量与柔美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朝气。2024年国庆前夕,我们举办了浠水杂技70周年庆,7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浠水杂技的辉煌与起落,浠水杂技的成就是几代浠水杂技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浠水杂技人敢于挑战,勇攀高峰的“杂技精神”,也是浠水精神的完美诠释。

《我姓浠》以鼓板伴奏,风趣幽默的语言,融入浠水民歌音乐色彩,说唱兼顾,并通过“快四平”、“慢四平”、“四平数板”、“四平快流水板”、“诙谐腔”、“紧板急腔”等十余种不同板式相结合将浠水的优秀风光、风土人情、农富产品及新鲜事,新鲜人等呈现在观众面前。

巴河天狮舞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天狮舞”重点体现在“神、形、情、趣”四字上。“神”在狮子头,“形”在狮子肚子上,“情趣”表现在“狮子戏绣球”上。随着天狮舞艺人的身段、步伐、心态、眼神、手势变化,既要恰当地表达两狮子的友情或恋情,又要与群狮交流、互动,所以艺人必须通过步伐、手势等变化演绎天狮的“摇头摆尾”、“点头哈腰”、“偏头颤身”,“对咬蹿裆”等动作,把人与狮,神与狮,狮与狮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锣鼓音乐、烟火炮竹随之共鸣,将整个天狮舞推向高潮。

最后非遗展演在《粉默春秋》舞蹈中落下帷幕。

虽然曲已终,但人未散,浠水县文化馆精彩的非遗展演让现场500多名观众回味无穷。‌

来   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