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留文化之根 筑民族未来”我在非遗馆里过大年 

时间:2025-01-21 08:16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留文化之根 筑民族未来”


我在非遗馆里过大年


——新春非遗展示活动成功举办


“留文化之根 筑民族未来”1月20日,市文化馆展厅内,浓浓的年味裹挟着古老技艺的气息扑面而来,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


剪纸艺人手中的红纸灵动,须臾间,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诞生,寓意吉祥,并现场演示剪纸技艺,讲解工具使用、创作步骤和技巧,如折叠、剪裁、镂空等,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剪纸魅力。


糖画师傅以勺为笔,糖稀为墨,在光洁如镜的白板上,手腕或快或慢、或高或低,行云流水,不一会儿,一副副糖画便跃然而成,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绘制出栩栩如生的生肖,引得观众赞叹。糖画师傅刘茂强说:想要把糖画制作好,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熬糖是关键,它直接影响糖画质量、颜色和口感,熬好的糖片明黄透明,脆而不沾手,不滴油,不流液,作画前将糖片敲成小片,放在糖锅中慢慢化开,糖画与绘画不同,它没有底稿,糖浆不等人,从哪起笔,到哪收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讲究的就是一气呵成,张弛有度,干净利索。被誉为是“与时间赛跑的绘画”。


高氏鼓吹乐传承人展示的《倒红毡》《一枝花》《东北大秧歌》《百鸟朝凤》等经典曲乐让人陶醉,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被这传统韵味吸引,纷纷拍照留念。


手工编织筐篓的展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形态各异的筐篓错落摆放,大的坚实宽敞,小的精巧别致,这些筐篓皆由天然材料编织而成,在匠人手中历经选材、剖条、编织等多道工序,才化为这有温度的手工艺品。细长的条子在他们的指尖穿梭,缠绕,一挑一压间,经纬渐明,底部雏形初现,动作行云流水,引得观众啧啧称奇。丝丝缕缕编入每个人的心间,编织出不一样的新春记忆。小板凳是传统木工技艺的结晶,通过榫头和榫眼的巧妙配合,使板凳部件紧密连接,不用钉子和胶水也能稳固耐用。其造型、工艺、装饰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手工匠人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我在非遗馆里过大年”,于热闹欢乐中领略古老技艺,让传统文化扎根心间,这独特的年味令人难忘,也让传承之光熠熠生辉,温暖新岁。


此次活动吸引了我市百余人参与。旨在让群众沉浸式感受非遗的魅力、传承文化,也是我市2024--2025雪季“吉风吉韵送吉祥”服务游客活动系列之一。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