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待花开--百位特级谈育人智慧》有感 

时间:2025-01-05 23:46 发布于:读书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等一朵花开

--读《静待花开--百位特级谈育人智慧》有感

文/胡易木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我要分享的是《静待花开一百位特级谈育人智慧》。

在开篇序一中李永智先生写到: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是洞见了教育对人的精神塑造的重要性,雅斯贝尔斯才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砌。”从古至今,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爱,需要智慧,需要时间,宛如静待花开。     

《静待花开》(分为上下册)这本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20年出版,汇集了上海市一百多位特级教师和特级校长的育人智慧,从学科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视角,倾情讲述了他们亲历的育人故事,并阐发了他们的教育理念与躬身实践。不管是处于职业初期的新手教师,还是处于发展期的成熟教师,在本书中,都能找到教育问题的相同点,教育情境的相似点,在这些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省的育人故事中,获得前行的动力。

书中余安敏老师说:“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宽视野丰富思想,滋润心灵打好学生未来发展的人生基础底色”那么教师在教育中就扮演着多样的角色。

教师应该是发现者,“真心实意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并能开发成有效的教育资源”,创造出教育的奇迹;教师应该是陪伴者,倾听学生的困惑与感悟,分享着学生的喜怒哀乐,见证生命的成长;教师应该是守望者,守护着一届届学生生命中一段翠绿色的梦,让他们汲取扬帆远航的力量;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以理性的态度对学生既有温度又有尺度的价值引导”,站在学生的立场去体验成长的悲喜;教师应该是“心理按摩师”,“让起皱的心灵得到安抚,让蛰伏的心智得以开发,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都成为一片可供耕耘、可望收获的天地”……书中一个个育人小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却是每一位从教者的教育生涯中迟早会面对的教育情境,比如教育惩戒、偶像崇拜、家校沟通等。书中写到的直面育人中的真问题,提供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和解决之道,其中的智慧火花和宝贵经验,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学文本,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研读学习。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说到底还是为了育人,育人是教育事业的初心与使命。如何达成育人呢?我从百位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的育人智慧中总结了以下三点:

1.育人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实意地爱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达成教育的目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谈到她与一名“捣蛋鬼”的故事,她能够真心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趁势引导。于漪老师视“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真正走进学生世界,提高育人实效。特级教师李玲坚信,爱是最好的教育,“用充满赏识的目光去鼓励每一个学生,不仅为优秀的学生‘锦上添花’,使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更为成长中出现问题的学生‘雪中送炭’,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迎接更好的自己”。不少特级教师还谈到教育惩戒问题,实施教育惩戒只是育人的手段,其出发点还在于爱学生,希望学生以此为戒,实现健康成长。方培君老师从对待一名受到处分的学生,促使一名逃课学生处分的两个故事,引出了教育惩戒如何才能有效的思考;张治老师则透过惩罚教育背后教师的面子与学生的尊严,示范如何进行教育惩戒。他们都认为进行教育惩戒也要尊重学生,对事不对人,犯错是一时的,育人成才是一生的。

2.育人就要站稳讲台,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以专业的学科教学给予学生具体知识的同时,更要激发学生发展自我的意识与能力,达成认识世界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方法论。不少特级教师都明确指出,当今学生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科学的认知,能够独立地解决人生和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这才是育人的根本目的。 

3.育人就是教学相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每位教师都是在经年累月的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既是施教者也是学习者,育人的过程也是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如叶圣陶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那么我们年轻一代的教师要如何呢?答案有一个:磨练自身是育人最简单的“法门”。而终身学习是教师激活育人理念与方法最重要的法宝,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未来社会的人才。

学生的成长有着自身的节奏与个性特征,书中也说,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成绩只是一时,成功常在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

书中朱连云老师说:“教育是扬善,开启幸福人生之旅。”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用心陪伴,静待花开,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用教育智慧润物细无声地沁入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当然这本书中的孙鸿老师写的编后语中的两组数字我想与大家一起共勉,即1000与100,200与5。他说有人算过,一个教师一生大概会教1000多位学生,一个学生一生大概会碰到100多位教师,1000与100就这样教学相长、相互成就。一位教师最终会记住约200名学生的名字,一名学生最终会记住不超过5位教师的音容笑貌。回首来时路,1000与100的师生缘,200与5的日后想念演绎了生动的校园故事,是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让我们用心去浇灌每一朵花,用心去倾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相信它们终会绽放出最美的花朵。

编后语

《静待花开--百位特级谈育人智慧》一书中 ,百名特级教师有着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有着对工作的热忱,都用心的捕捉教育契机,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长期坚持地投入和耐心地工作。

静待花开并非消极等待,而是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支持和引导,让他们能够自由地生长和绽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