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时间:2025-01-05 16:03 发布于:文物频道编辑:  来源:巍山县融媒体中心

摸清文物“家底” 守护文化瑰宝

——巍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编者按:

追寻历史,传承文化。为了让广大群众和文物爱好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巍山丰富的文物古迹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我们特开设“巍山文物春秋”专栏。在这个专栏中,我们将以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聚焦巍山文物,记录普查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带您穿越时空,领略那些被岁月尘封的魅力,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碰撞。今天推出第一期《摸清文物“家底”  守护文化瑰宝——巍山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顺利推进》。

巍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种类涵盖古建筑、摩崖石刻、革命遗址、茶马古道等多个种类。为全面摸清文物资源家底、守护巍山文化瑰宝,巍山县采取有力措施,稳步、高效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自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普查队员们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本着“应普尽普”的原则,确保不落下任何一处文物,为全面准确掌握全县文物资源状况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的工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坚持普查、保护与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的方式,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保障、严控工作质量、加大科技投入,“一盘棋”推进文物普查工作。

普查过程中,普查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深入各个乡镇、村落,对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调查。他们利用无人机、照相机、测绘仪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地理位置定位,边界和中心坐标采集,矢量图,平面图测绘,文物单体和本体文字记录拍照等方法,对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保存状况等信息进行了全面采集和记录。

为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普查队员们深入山头村落,探寻文物线索,了解文物的历史沿革和人文环境。同时,他们还积极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引导更多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巍山县文旅局副局长 毕波

目前,完成了 245处已认定、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的资料检录、田野调查、矢量数据采集和系统录入等工作,完成率达92%,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5个,特别是三鹤洞古人类遗址的发现,为巍山史前文化发展脉络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全县文物保护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举措更加务实、数据更加精准、群众意识持续提升,老文物取得了新成效。

据了解,本次普查内容涵盖对全县地上、地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实地调查,包括对已登记的文物点进行复查,以及在此次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数据采集和登记工作。下一步,巍山县将继续按照普查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扎实推进普查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传承。

记者:徐思懿  周诗洋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