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开展美术校本研训活动 

时间:2024-12-27 20:03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教学匠心·主题教研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开展美术校本研训活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进一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我校美术教师齐聚开展4次美术研训活动,进行教学相关课题的研讨与交流,促进专业发展,创新教学模式。

林寒娅老师

美术组组长林寒娅老师于12月10日开设讲座《基于深度学习的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从核心概念解释、为什么要进行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主要类型以及怎样有效创设美术教学情境四个方面来阐述。她强调,我们老师们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还要指导学生明白“为什么学艺术”,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理解各项艺术的形式美和意蕴美,感悟艺术学习的意义与艺术实践的价值。

赖志强老师

赖志强老师于11月19日开设讲座《浅析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赖志强老师从青铜器纹饰的多种类和多形态来讲述纹饰反映古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这些纹饰以夸张的形态表达对神明的追崇、对丰收的祈祷、对力量和勇敢的向往。商周青铜器的每一个纹饰,都和我们先民的农业生活息息相关。同样,在这这段时期的青铜器上,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原始居民的精神风貌,继承了原始艺术的精髓,是无尽的艺术宝库。

沈小玲老师

沈小玲老师于12月3日开设讲座《美术课堂的审美教育》,沈小玲老师在讲座上强调美术课堂不仅是画面交织的创意空间,更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审美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对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的文化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讲座旨在探讨美术课堂中审美教育的意义,揭示其在塑造学生人格、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周玮老师

周玮老师于12月11日开设讲座《基于文化传承的初中美术课堂建构》,讲授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然而,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我们却能够找到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文化传承融入其中,让学生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初中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绘画技巧的场所,更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舞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通过欣赏和学习传统美术作品,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教师要巧妙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古代绘画、书法、民间艺术等,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这些传统文化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也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总之,基于文化传承的初中美术课堂建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让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本学期四位老师的研训讲座汇报,美术组组长林寒娅老师总结盘点了每位老师的优点,给了大家莫大的鼓舞。同时,林寒娅老师也指出在今后的研训工作中要更加精心制定计划,落实到人,分工合作,同时加强反思,使教师形成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研究的态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