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行动
为进一步扩大“扫黄打非”影响力,筑牢“扫黄打非”工作基础,拓宽违法违规线索来源渠道,冠县文化和旅游局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多项措施,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
12月18日,县文化和旅游局对重点乡镇、村庄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行动。执法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向群众发放“扫黄打非”宣传资料等方式,积极宣传普及“扫黄打非”相关知识。同时引导群众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远离黄色垃圾,抵制非法出版物,并提高对非法出版传播活动的警觉性,自觉履行监督义务。
随后,县文化和旅游局在范寨镇中心小学开展了“扫黄打非”进校园宣传活动。在活动中,执法人员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扫黄打非”的重要意义,并教授了识别常见的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识别方法。此外执法人员还展示了“扫黄打非”相关政策法规,讲述了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此次活动提高了青少年学生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维护校园及社会的文化净土。
此次活动采取了到农村大集和文化活动广场发放宣传单、到印刷企业与经营业主面对面普法、到学校开展宣讲、到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扫黄打非”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宣传方式。下一步,县文化和旅游局将继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利用文艺演出、电影下乡、庙会等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宣传力度,积极推动“扫黄打非”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夯实“扫黄打非”的工作基础,打通基层落实“扫黄打非”任务的“最后一公里”,使“扫黄打非”工作扎根基层。
提问
什么是“扫黄打非”
回答
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扫黄:指扫除有黄色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及网上淫秽色情信息等危害人民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提问
“扫黄打非”的意义?
回答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既有家庭、学校教育缺陷的因素,也有社会历史与现实等诸多原因。但是,淫秽、色情、凶杀等黄色传媒对青少年犯罪起着直接诱发作用,为此,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对广大青少年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