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柴火灶不是最优解 

时间:2024-12-18 12:27 发布于:观察频道编辑:静 子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河北一村民家的柴火灶被贴上了黄色封条,原因系“存在‘双火源’安全隐患”。与过往案例不同的是,这次贴封条的实施主体是当地一家燃气公司。最新进展是,经有关部门的介入,该村民已主动配合拆除柴火灶,另明确燃气公司没有执法权,已对负责人约谈训诫。

安全非“小事”,生命重如山。所谓“双火源”,指在一房间或用气场所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火源。例如,厨房中同时使用天然气和液化气灶,或者在农村地区同时使用柴火灶和煤气罐等。此次事件中,该村民在同一房间内“集齐”燃气管道、采暖气化炉、燃气灶、柴火灶等不同火源,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前一些农村地区也发生过多起天然气泄漏爆燃事故。从这个角度看,当地燃气公司给出的说法确实应该引起足够多的重视。

问题是,“封灶”属一种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为有法定职权的行政机关。一家企业怎可越俎代庖,说封就封?退一步讲,即使燃气公司的出发点是“安全第一”,那面对“双火源”仍未整改的不理想现状,不也有很多办法吗?比如管理好燃气设备,作停气处理,而非将惩治之手伸向与服务范围无关的柴火灶。

值得关注的是,黄色封条上写着“已作停气处理”的字样,这确属燃气公司的管理举措,无可厚非。可“停气”又“封灶”的“两手抓”策略,是否考虑到了村民的取暖需求?尽管在媒体的持续跟进中,燃气公司最新表态“一直没作停气处理”,但这种“围堵”思路还是让不少人感到心寒。何况,燃气公司声称村民可自愿选择天然气或柴火灶,那就应该真正将选择权落到实处,而非在“封灶”的既定现实下谈选择、谈自愿。

前有北方多地为推进清洁取暖“一刀切”致部分群众“禁柴封灶被冻哭”,今有燃气公司以安全取暖为名封禁村民家的柴火灶,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一些不合时宜的举措还是寒了民心。这也提醒包括燃气公司在内的相关主体,人民群众冬季取暖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把握好诸如清洁、安全等大方向的前提下,也要做好精细“文章”,万万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