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怎成研学推销员 

时间:2024-11-15 09:45 发布于:观察频道编辑:辛音  来源:北京晚报

“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价值观问题?”11月11日,浙江建德一家长发帖表示,因为没给孩子报名研学游,被老师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12日下午,建德市教育局对此通报称情况基本属实,学校已严肃批评教育教师,教师本人已认识到错误并已致歉,取得了家长理解。

从聊天记录和家长吐槽可以看出,该班级研学目的地是野生动物园,每名学生收费258元。36人的班级,只有14名同学报名,老师“坐不住”了。除了指责家长价值观有问题,老师还认为“这次活动确实反映了我们班部分同学不合群”。

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强化集体活动的优势,突出项目的稀缺性,老师这番劝说,大有课外班贩卖焦虑的架势。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参与研学活动的确好处多多,但不是只有动辄收费几百元的活动才叫集体项目,学校平日举办的活动一样能培养合作精神,塑造良好品质。

参不参加研学游,跟合不合群没有关系,倒是“研学群主”的引导性结论,很可能导致部分同学受到孤立。去年10月,重庆市武隆区一学校教师,也因为把不参加研学的学生家长移出班级群,引发家长愤怒。又是不厌其烦做思想工作,又是把家长踢出群聊,这背后到底有没有利益驱动?将老师行为简单概括为“不当言论”,显然并没调查家长关心的真相,也没认识到研学乱象的严重性。

教育是公益事业,研学游由学校组织,自然不能背离公益初衷。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把研学游当生意经的学校和老师,应该好好把这条规定背下来,内化于心。

方寸讲台容不下“研学群主”,班主任怎能客串推销员。身为教师,应该把精力用在教育教学上,而不是用在研学游上,否则就是游离了本职。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