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区五中开展家庭教育进校园讲座活动
修教育之道
缓“双减”焦虑
家庭教育进校园活动
家长的教育焦虑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双减”政策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于克服教育的“短视化”和“功利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制度的变化使家长不得不面临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也引起了不少家长陷入教育焦虑。面对“双减”政策下家长教育焦虑问题,11月3日下午,朔城区五中与朔城区妇联联合开展“深耕家庭教育缓解‘双减’焦虑”家庭教育进校园讲座活动。此次活动由朔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李海燕老师主讲,朔城区妇联副主席刘晓华、朔城区妇联副二级主任科员刘凤琴、朔城区五中党支部书记谢步永、朔城区五中部分教师、家长共同参与。
提高认知精神指引
朔城区妇联副主席刘晓华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面对“双减”政策,不少家长陷入教育焦虑,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仅学生要有,家长也要有。
家庭教育讲座
释家庭教育之道习家庭教育之术
如何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李海燕老师做出了细致的解读。讲座上,李海燕老师以其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深入剖析了小升初过程中家长们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她指出,当家长不容易,当初中生的家长更不容易,说明了孩子们由于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等造成的行为变化,引起了家长的共鸣。
如何适应孩子的变化?李海燕老师为我们阐述了家庭教育中的“道与术”,提出要了解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的不易,用新的眼光看孩子,尊重孩子的“成人感”,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实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最后,李海燕老师深入剖析初中生的极端情绪、“逆反”和“软反”心理,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做一个支持型家长,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表达感谢绽放希望
活动最后,学校党支部书记谢步永向主讲老师表达感谢,同时也感谢到场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参与。他指出,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初中生成长的重要一环,希望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能够发挥作用,为家长们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实现自身价值,走向美好明天。
家校共携手“慧”做领路人
这次讲座不仅给家长带来了深入的思考,也给老师带来了智慧的启迪。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教育路上,最心疼孩子,最希望孩子好的,是父母,也是老师。教育要双向奔赴才有意义,在五中这片充满爱与希望的土地上,在家校的紧密合作下,孩子们必将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他们将带着梦想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共同守护,为孩子们的明天加油助力!
文字:米鑫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