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这些公式都是要记要背的 

时间:2024-09-26 10:51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初中物理是一门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而物理公式作为初中物理知识的核心体现,在解决各种物理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掌握好这些公式,不仅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更能为今后深入学习物理及其他科学领域奠定坚实基础。

以下是初中物理常见公式总结:

1. 速度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2. 重力公式:$G = mg$(其中$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通常取$10 N/kg$或$9.8 N/kg$);

3. 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4. 压强公式(固体平放时):$p = F/S$(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5.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是深度);

6. 浮力公式:

    - 压力差法:$F_浮 = F’ - F$;

    - 称重法:$F_浮 = G - F$(其中$G$表示物体重力,$F$是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漂浮、悬浮法:$F_浮 = G$;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 = G_排 = ρ_液 gV_排$;

7. 功的公式:$W = Fs$(当把物体举高时,$W = Gh$,其中$G$为重力,$h$为高度);$W = Pt$;

8. 功率公式:$P = W/t = Fv$(其中$P$表示功率,$v$表示速度);

9.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F_1l_1 = F_2l_2$;

10. 滑轮组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 动滑轮:$F = 1/2(G_动 + G_物)$,$s = 2h$(其中$F$表示拉力,$G_动$表示动滑轮重力,$G_物$表示物体重力,$s$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

    - 滑轮组:$F = 1/n(G_动 + G_物)$,$s = nh$(其中$n$是绳子的股数);

11. 机械效率公式:$η = W_有/W_总$(在滑轮组中$η = G/Fn$);

    - 竖直方向:$η = G/nF$,$η = G/(G + G_动)$;

    - 水平方向:$η = f/nF$(其中$f$表示摩擦力);

12. 热学公式:

    - 吸热:$Q_吸 = cm(t - t_0) = cmΔt$;

    - 放热:$Q_放 = cm(t_0 - t) = cmΔt$;

    - 热值:$q = Q/m$;

    - 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 = Q_有效利用/Q_燃料$;

    - 热平衡方程:$Q_放 = Q_吸$(其中$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t$表示末温,$t_0$表示初温,$Q$表示热量);

13. 电学公式:

    - 电流强度:$I = Q/t$(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电荷量,$t$表示时间);

    - 电阻:$R = ρl/S$(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导体长度,$S$表示导体横截面积);

    - 欧姆定律:$I = U/R$(其中$U$表示电压);

    - 焦耳定律(普适公式):$Q = I^2Rt$;

    - 纯电阻电路热量公式:$Q = UIt = Pt = U^2t/R$;

14. 串联电路特点:

    - 电流:$I = I_1 = I_2$;

    - 电压:$U = U_1 + U_2$;

    - 电阻:$R = R_1 + R_2$;

    - 分压公式:$U_1/U_2 = R_1/R_2$;

    - 电功率之比:$P_1/P_2 = R_1/R_2$;

15. 并联电路特点:

    - 电流:$I = I_1 + I_2$;

    - 电压:$U = U_1 = U_2$;

    - 电阻:$1/R = 1/R_1 + 1/R_2$($R = R_1R_2/(R_1 + R_2)$);

    - 分流公式:$I_1/I_2 = R_2/R_1$;

    - 电功率之比:$P_1/P_2 = R_2/R_1$;

16. 电功率公式:

    - 普适公式:$P = W/t = UI$;

    - 纯电阻公式:$P = I^2R = U^2/R$;

17. 常用常数:

    - 光速:$c = 3×10^8 m/s$(真空中);

    - 声速:$v = 340 m/s$(15℃空气中);

    - 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 Pa$;

    - 水的密度:$ρ = 1.0×10^3 kg/m^3$;

    - 水的凝固点:$0℃$;

    - 水的沸点:$100℃$;

    - 水的比热容:$c = 4.2×10^3 J/(kg·℃)$;

    - 元电荷:$e = 1.6×10^{-19} C$;

    - 一节干电池电压:$1.5 V$;

    - 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 V$;

    -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36 V$(不高于$36 V$);

    -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 V$;

    - 家庭电路电压:$220 V$;

18. 单位换算:

    - $1 m/s = 3.6 km/h$;

    - $1 g/cm^3 = 10^3 kg/m^3$;

    - $1 kW·h = 3.6×10^6 J$。

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是学好初中物理的基础,但同时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实际解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同时,还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单位的统一。

初中物理公式众多且涵盖了力学、热学、电学等多个领域。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每个公式的含义、适用条件及推导过程,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来熟练掌握公式的运用。同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公式的灵活变形,以便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准确地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求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初中物理公式,提升物理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