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文化馆: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时间:2024-09-06 08:45 发布于:文化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酒泉市文化馆:打造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一支支婀娜多姿的舞蹈、一首首清脆悠扬的歌声、一张张翰墨飘香的书画、一幅幅光影成韵的摄影作品、一曲曲婉转动听的器乐演奏、一段段戏曲表演和曲艺演唱让人赏心悦目;一块块奖牌奖杯、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一摞摞荣誉证书、一件件琳琅满目的“非遗”和文创产品精彩呈现……走进酒泉市文化馆,清爽洁净且明朗温馨的人文环境和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扑面而来,一个个先进和荣誉背后凝聚着文化馆人团结奋斗的汗水和充满担当的正能量。

打造精品,出新出彩,星光不负赶路人

作为市级文化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树标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精美的文化大餐。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展演;西北五省群众文化交流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展演;代表酒泉参加了全国广场舞北京集中展演和甘肃卫视《大戏台》春晚文艺演出。获得第五届、第六届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单位、甘肃省“舞动陇原”广场舞大赛一等奖、甘肃省“三下乡”先进集体;酒泉市宣传思想工作信息先进集体、酒泉市华夏艺术节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市“三八”红旗手集体。2023年,被表彰为市级“全民艺术普及先进单位”。

创作演出的话剧小品《签字风波》、戏曲《一家亲》,舞蹈《织织织》《千年之约》《婆娑》、表演唱《乡村振兴喜洋洋》获得甘肃省“群星奖”;民歌表演唱《情满酒泉》和情景舞蹈《飞天梦圆》获得甘肃省春节晚会优秀节目;广场舞《草原儿女心向党》、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我为祖国献石油》和诗朗诵《第一百个春天》分别在甘肃省庆祝“建党百年 唱响陇原”大赛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话剧小品《签字风波》和舞蹈《飞天圆梦》分别获得酒泉市第四届“飞天文艺奖”三等奖。论文《酒泉奇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和书著《一眼看世界-丝绸之路历代钱币展图录》分别获得酒泉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二、三等奖,同时舞蹈《千年之约》获得“飞天文艺奖”三等奖。合唱《我为祖国献石油》入选全省“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最美民族和声大赛。小品《贾贵算账》、表演唱《幸福生活颂党恩》、广场舞《最炫牛肉面》、歌曲《沙枣花香》等作业市级优秀作品冲刺甘肃省“群星奖”。

建立了中国音乐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学会联络站。编辑出版发行了文化专著《文苑花开》和《文化酒泉》期刊。文化理论文章散见《中国文化报》、《民族博览》、《丝绸之路》、《甘肃日报》、《文苑》、《西部文艺研究》、《甘肃文苑》、《甘肃艺苑》、《酒泉日报》等报刊杂志。2021年,在第五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酒泉市文化馆晋升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聚焦主业,走深走实,弘扬时代主旋律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酒泉市文化馆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组织承办了许多在全市乃至全省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如“百姓周末剧场”,每年一届的“华夏艺术节”系列演出等,都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文化盛事;每年举办和承办全市新年文艺晚会,社火调演,以及广场健身舞的编排推广,是我市有突出社会效益的重点文化品牌,受到地方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舞起飞天长袖,高唱铁人赞歌,坚持深入到各县市和乡镇、社区、企业、学校、部队等开展“文化七进”和政策宣传、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和宪法普法等文艺辅导活动,拓展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成为酒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中流砥柱。特别是在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中,文化惠民覆盖七县市区并向河西4市延伸,切实把服务民生、文化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每年开展线上春晚、国庆等专题文艺演出和培训班10余次,其他各类小型培训辅导50多次,年培训辅导人数达8000余人次。年创作辅导作品60件左右,年线下服务惠及群众23万余人次,年公共文化慕课和线上服务数字化服务122.98万人次,馆外活动服务12万人次。结合文化人才专项培训,开设“一人一艺多彩群艺”课堂,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歌曲、非遗、戏曲、文学等多个门类,把文化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守正创新,实打实凿,凝聚奋进正能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新形势下,阵地发挥、人才培养和免费开放是重要内容。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总投资234万元,建起了公共文化长廊、城市书吧和酒泉文创中心。同时实施了中心大楼外立面改造及电梯安装等重大项目建设,使文化中心大楼的使用效能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投资90万元建设多功能厅。对上争取经费40万元建设智慧文化馆、文化艺术培训和“绚丽甘肃梨园花开”戏曲大赛项目。

用心谋划,切实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在场馆内增添了乒乓球等体育服务设施,购置了饮水设备,打造了网络视频直播间,极大地改善了馆舍环境,方便了服务群众。组织各种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培训基层文化干部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免费指导群众进行艺术创作、艺术讲座、艺术展演、免费为社会乐团,合唱团提供活动场地及指导等。充分考虑人才队伍建设,做到老中青三结合,以老带新,形成人才队伍的群体合力,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造就了一批懂政治、有文化、能干事的群文队伍。完善场所服务设施,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让广大群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接受安全教育。

“百姓周末剧场”深得民心,全年可达到演出场次50场。坚持开展惠民演出进社区、进楼院、进敬老院等文化活动,着力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加大文艺团队管理,飞天合唱团、振兴剧团、金梦舞蹈队、天娇艺术团、童星合唱团等社会文艺团队年演出活动近300多场次。

美育实践,见行见效,奏响时代最强音

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全民艺术普及”逐渐凝聚为文化馆的核心功能,文化艺术普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酒泉市文化馆发挥自身优势把“全民艺术普及”作为工作重点,“因地制宜,因需施教”,以舞蹈、声乐、朗诵、曲艺、戏曲等为主要培训内容,满足了公众对品质文化的生活。

新年伊始,“陇原儿女心向党龙腾鼓舞贺新春”百日千场惠民活动为载体,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群艺轻骑兵,深入乡村、部队、企业、基层开展了40余场文艺演出,组织馆办秦剧团送戏下乡50场,将“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七进、春绿陇原等文化惠民活动落到实处,让群众欣赏到了不同元素的“文化佳肴”,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品味的提升,歌剧作为一种高雅艺术,5月份举办了“声动心灵、歌剧魅力”中国民族歌剧音乐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歌剧艺术在酒泉地区普及与发展。6月份,由酒泉市文旅局指导,酒泉市文化馆、兰州舞者艺术学校和市体育中心主办,“舞动酒泉”舞蹈大师公益课在酒泉举办,300多名舞者现场参加了培训;7月份,结合甘肃省残疾人艺术大赛,积极和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打造了一台集歌舞、器乐、表演唱等为一体的综艺节目参加全省比赛获佳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8月份,组织文艺工作者“备战”甘肃省“群星奖”,一大批文艺节目“出炉”,先后赴县区进行文化人才专项培训,并全程参与阿克塞县庆文艺表演指导取得实效。

聚焦全民美育,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数字文化共建共享措施,使文化馆成为不设门槛的艺校,没有限制的课堂。酒泉市文化馆转变观念,创新服务,贴进大众,融入社会,将持续策划、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让更多人走进文化艺术的丰盈世界,感受新时代文化馆的美育力量。

文字|王永江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