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区文化馆举行“颂党恩·铭初心”七一线上诵读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103周年华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潞州区文化馆组织开展了2024年“颂党恩·铭初心”七一线上诵读活动。
线上诵读紧紧围绕“庆七一、颂党恩、铭初心”的主题,声情并茂、精心演绎八首朗诵篇目。大家用洪亮的声音、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倾诉着对祖国母亲、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朗诵者:种伟
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副秘书长现工作单位为长治市潞州区英雄南路街道办事处,擅长主持、演讲。
朗诵者:王伟淳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民盟山西省委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长治分院副秘书长、长治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长治市诗词楹联协会副主席、长治市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副主席。
《不负韶华坚定不移跟党走》
党是母亲,他无微不至的哺育着饱经沧桑的国民,党是利剑,它能斩断一切黑暗,党更是一颗从东方冉冉升起的红星,越走越亮,越走越高,将它独有的新思想、新技术普及给全民,将社会主义的光耀闪烁到每一个角落。党的100年,是红星照耀的100年,是春风拂过神州大地的100年。
1921年,嘉兴南湖上几位有志青年们用愤慨的、正义的、高远的呼喊,向这位东方的雄狮唤醒。像是拨云见日,漆黑的夜空中猛然划过一道红星,将那些铁屋中尚未清醒的人们叫醒。从此,点燃了革命之火,竖起了革命之旗,铺开了炎黄子孙们,前进的道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00年来,党始终不忘誓言,身负重任,披荆斩棘,将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前进着。
100年,党从一叶小舟到浩浩大船,从任人宰割到自立自强,从举步维艰到大国风范,百年来,在党伟大的领导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完成了数不胜数的世界第一,创造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成就。党正在与其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的步伐,带领中国走向复兴、走向成功、走向伟大的。中国梦。
百年建党逆行舟,群英更风流,红船破浪成风,立世未民仇。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为祖国母亲的新生力量,作为共产党的接班人,怎能不心潮澎湃?我们要铭记党、拥护党,并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争做新青年,永做追梦人,将这颗红心继续发扬下去。
朗诵者:牛文艳
长治市职工演讲协会副秘书长,
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副主席
舞蹈家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演讲朗诵主持培训评委才艺辅导等工作。
《海棠花祭》
春天到了,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离开了我们,不再回来了。
你不是喜爱海棠花吗?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了这海棠花盛开的院落,就爱上了海棠花。也就爱上了这个院落,到这个盛开着海棠花的院落来居住。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住的比你还长,到现在已经是三十八年了!
记得那年你参加日内瓦会议,家里的海棠正在盛开。因为你不能看到那年的海棠盛开,我就特意剪一枝,把它压在书本里头,经过鸿雁带到日内瓦给你。
曾记否,遥想当年,我们之间鸿雁传书,越过海洋从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滨的天津。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给我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像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象他们两个人那样,一同上断头台!因此,我们的爱情生活不是简单的,不是为爱情而爱情。我们的爱情是深长的,是永恒的。是根据我们的革命事业,我们的共同理想相爱的。
海棠花开了,你离开了它们,离开了我们,你不再回来。你一定随着春天温暖的风,又踏着严寒冬天的雪,经过春风的欢送和踏雪的足迹,深入到祖国的高山平原、飘进了黄河长江,经过了黄河长江的运移,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海洋…
每当遥想过去,我就会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又回到我们并肩战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同志,战友,伴侣,听了这些你会含笑九泉。
朗诵者:万磊
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副主席
长治市青联委员
2018年度“三晋英才”获得者
《红旗,将渣滓洞照亮》
这是一面
在渣滓洞诞生的红旗
穿越岁月的烟云
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这面红旗
同我们今天看到的不一样
质地有些粗糙
显得不那么精美、鲜亮
那原来就是一床-
红色的被面
那一天,志士们精心地制作它
渴望有一天,要举着它
迎接着呱呱落地的共和国
--那初生的太阳
五颗星的布局有所不同
最明显的就是有一颗大的五角星
端端正正
放在旗帜中央
那是志士们在黎明前
对明天的由衷憧憬
那是志士们在胜利前
对奋斗成果的激情想象
那是志士们在临死前
对新生的共和国的无限向往
那是志士们在就义前
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渴望……
那颗大星啊
就是他们最信赖最崇敬的
党啊
他们毫不犹豫地
把它放在了--
中心的位置
信仰的位置迸发万丈光芒
即使,明天就要面对死亡
生命融进大地、山岗
他们也要高唱凯歌
把信念高高举起
把真理高高举起
把自己照亮
把前方照亮
把梦想照亮!!!
朗诵者:崔子楚
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会员
喜欢唱歌滑板朗诵旅游。
《军礼》
天下着鹅毛大雪。一支红军队伍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中艰难地行进着。
突然,队伍中有人喊起来:"有人冻死啦!"军长一震,急步向前跑去。松树下,一位战士倚着树干,坐在雪窝里,一动也不动。他的左手夹着半截子用树叶卷成的烟,小心地放在胸前,仿佛在最寒冷的时刻还在渴望一支烟的温暖。他右手握着一个小纸包,脸上还挂着一丝早已冷却的笑容。军长用颤抖的手打开了那个纸包,一只红辣椒跳进了军长的眼帘。他轻轻拂去战士肩上的积雪.猛然发现他竟然穿得那样单薄,单薄得像一张纸。"棉衣,棉衣呢?为什么没发给他棉衣?"军长两眼发红:"军需处长呢?"警卫员在发愣。"给我找军需处长。"还是没有人应声。"快,给我找军需处长!"警卫员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报告军长,他就是刚任命的军需处长。棉衣不够了,每人发的御寒辣椒也都没舍得吃一口......"
军长愣住了,他望着雕像般的军需处长,眼泪成串成串地流了下来他高高地举起那只鲜红的辣椒,在铅灰色的天穹下,在迷漫的雪雾中,辣椒就像一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前程。在这火炬下,一支又一支右手缓缓举起。军礼是那样庄重,整个队伍发出一片抽泣声,像一曲悲壮的哀乐,回荡在雪地上空。
朗诵者:王励治
山西省朗诵家协会会员
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主席
朗诵者:王静
播音教师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副主席
《诗颂风华》
这是一段怎样的百年征程
我要用怎样的笔触
才能抒发对你的深情
清晨,我问朝霞
夜晚,我问群星
为什么你的形象
永远火红年轻
为什么你的热血
总像长江黄河般日夜奔腾
春天,我问大海
秋天,我问山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我在书籍里寻找
我在生活中聆听
这答案就写在
史册上那一个个
鲜活的面容
这答案就飘在
每场冬雪后的
一季季春风
百年交汇
前辈的光荣
我应该怎样继承
百年展望
未来的长征
我应该怎样前行
党啊,亲爱的党
这答案就在
2100万先烈的英灵中
这答案就在
镰刀铁锤的旗帜上
猎猎飘动
这答案就在
9800万党员铁骨铮铮
这答案就在
14亿兄弟姐妹心手相牵
众志成城
我问信仰
我问精神
我问胜利
问奋斗,问初心,问时代
我应该是怎样的我
有限的生命
应该是怎样的生命
有一种基因
赓续百年鲜活如初
他就在我的体内
就在我的脚下
就在我的手中
就在我们脚踏的热土
头顶的天空
一百年前
那条南湖红船
启航了中国的觉醒
一百年后的今天
中国梦让我们
再次砥砺前行
这是新时代嘹亮的号角
是站在五千年文明
一百年奋斗
新百年征程
这历史关头的又一次
历史性飞跃
奋斗幸福强盛自由
一个不少命运共同
这些复兴的关键词
已在我们的血脉流动
困难坎坷捍卫牺牲
创新创造砥砺前行
这些赶考的必答题
我们已成竹在胸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去
我们要依靠谁
我们是为了谁
这些党旗下的追问
我们不曾忘记一分一秒钟
我们的梦是
超越自我无问西东
我们的梦
是星辰大海风雨兼程
我们的梦
是青春依然热血奔涌
我们的梦
是青春浩然初心跳动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
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
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
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
朗诵者:张宏
长治市演播艺术协会主席
《誓言》
还记得在入党申请书上
写下自己的名字那一天吗
还记得举手宣誓后的心情吗
有没有那么一刻吗
“共产党员”这几个字的时候
你意识到说的就是你了吗
做一名共产党员要求高吗
要求的确很高
党纪严于国法
做一名共产党员
要求很严党规严于常人
既然选择了与理想信念为伴
就必然选择与纪律和规矩同行
一块现存于井冈山博物馆的包袱皮
上面写着六项注意
是战士们必须遵守的纪律
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
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其实“上门板”原来是“还门板”
这一字之改,是毛泽东改过来的
也借了也还了但必须上好,
才算是真正的物归原主了
这就是一个在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抛家舍业
为国为民的政党
这就是在力量弱小时
从未放松对纪律要求的政党
这就是信仰如铁
视死如归的杨开慧
这就是坚信可爱的中国定会有美好未来的方志敏
这就是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焦裕禄
这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之中
的雷锋
可以说每一个共产党员你们是什么样子
中国共产党就是什么样子
回看历史
重温誓言
在新的时代里
在新的征途上
老百姓队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就是共产党员的初心
14亿人民对民族复兴的期盼就是共产党员的使命
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誓言
朗诵者:王坤
太东街道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副秘书长喜欢文字,钟爱写作,爱好艺术,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
朗诵者:阿奇
曲靖师范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语言艺术委员会委员、长治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长治市朗诵家协会理事。
《我们的精神之旅》
当天安门广场
敞开庆典的怀抱
镰刀锤头高悬百年
风华的荣耀
我用你崇高的精神
鸣响世纪的礼炮
“七一”你好
当万里神州
掀起不息的花海歌潮
人民的欢乐洋溢在
宽阔的长安大道
我以你的精神一往无前
向新征程报到
我们的精神之旅开始了
我驾驭的红船
曾经为长夜破晓
探索真理的精神
始终不屈不挠
嘹亮信仰的山
奔腾热血的河
红船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寻找三湾
改编的雷霆风暴
为劳苦大众的武装
召唤来坚强党代表
让仇恨的子弹
有了真理的准星
胜利的坐标
井冈山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寻找那刻骨铭心的
青春军号
它发出的声音
至今在万水千山萦绕
血战湘江四渡赤水
过雪山草地的煎熬
长征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寻找黄土高原
熟悉的小道
抗大鲁艺枣园
还弥漫着南泥湾
烟草的味道
马兰纸上写下的
“为人民服务”
字字闪耀
延安我回来了
一路寻找
捧出赤子之心燃烧
一路奔跑
只为人民幸福美好
当新中国元勋们
满怀信心进京赶考
西柏坡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双手开出
社会主义大道
手握刹把的王铁人
是杰出的代表
坚定地把贫困
落后的帽子扔掉
大庆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重温改革开放的出师表
昔日小渔村
如今大湾区明珠闪耀
四十年创新创业
不忘初心有多么重要
深圳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把目光投向深空深蓝
两弹一星精神
正续写新时代的报告
航天精神劳模精神
大国工匠精神
一起向未来问好
我们的精神世界
是多么的壮阔
神州大地
绿水青山换新貌
无论脱贫攻坚
还是抗击疫情
中国精神时代领跑
我们的精神楷模
是多么的美好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
还看今朝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深入人心
中国精神如日高照
我的精神之旅有多神奇
从南湖红船
到中华巨轮永开新道
承载的是14亿中华儿女
澎湃的心潮
2035我们来了
我的精神之旅
有多壮丽
党旗的鲜红
将理想的未来铸造
迈向现代化强国的
最坚实依靠
2050我们来了
六月和风
拨开杨柳万千条
我们的心沿着母亲河飞快的奔跑
向着镰刀锤头
致以最隆重的礼赞
我们的精神之旅
奔向下一个百年目标
百年风华千秋伟业
我们和镰刀锤头一起铸造
朗诵者:郝佳欣
东街街道办事处,潞州区演讲朗诵协会副秘书长朗读爱好者。
《杨根思》
每一个向死而生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每一个热烈燃烧的英灵之中,都蕴藏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今天我想为大家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故事。
朝鲜战争爆发后,杨根思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1950年11月,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的杨根思,奉命率一个排的兵力,快速奔袭到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的小高岭一带,负责切断美军南逃的退路。接到命令后,杨根思快速集结部队,大声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绝不能放跑一个敌人!我这个连长倒下了,排长接着上!排长倒下了,班长接着上!总之人在阵地在!
11月29日拂晓时分,战斗正式打响。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一师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从三面向小高岭发起进攻。一时间炮火轰鸣,如山崩地裂。
战友不断牺牲,剩下的人依然勇往直前。杨根思深知不能硬拼。当美军先头部队到达三十米的距离时,杨根思一声令下,一梭梭子弹喷涌而出,打得美军措手不及,慌忙撤退。美军恼羞成怒,立即调派天上的轰炸机、地上的坦克重炮,对准小高岭上的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从拂晓到黄昏,杨根思率领战士们顽强抵抗、殊死搏斗。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铁锹展开拼杀,接连击退美军陆战第一师的八次疯狂进攻。
小高岭上的志愿军阵地里,只剩下杨根思和重机枪排长两个人。这是又有四十多名美军爬近山顶。危急关头,杨根思命令排长带着重机枪迅速撤离阵地,一把抄起身边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踩着美军陆战第一师的军旗,纵身冲向敌群。随着一声巨响,四十多个敌人应声倒地,杨根思也壮烈牺牲。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杨根思和战友们用宝贵的生命大挫美军的士气!用滚烫的鲜血奏响壮丽的悲歌!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74年过去了,杨根思“三个不相信”的英雄宣言依旧响彻云霄,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执着奋进、砥砺前行。
长治市潞州区文化馆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