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开展“端午节”主题系列
浓情粽香迎端午 传统文化润童心
——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开展“端午节”主题系列
淡淡艾叶香,浓浓端午情。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了让少先队员们感受端午节独特的传统习俗,加强综合劳动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端午节到来之际,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举行了“浓情粽香迎端午 传统文化润童心”系列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节日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与民族自豪感。
No.01
端午班会制香囊
各班开展“浓情粽香迎端午 传统文化润童心”主题班队会。老师与孩子们一同追溯端午节的由来,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们明白端午节不只是粽子节、龙舟节,更是民族节,爱国节。通过、视频展示了各地不尽相同的民风习俗,同学们从中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
佩戴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制作香囊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香囊主要用彩绸、五色丝线等材料包裹艾叶、苍术、丁香、白芷、吴茱萸、金银花、川芎、香附等香料缝合而成,具有驱虫、护体保平安之效。三年二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制作端午香囊,拉近了他们与传统习俗之间的距离。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这既是一份美好的端午礼物,又是一次收获满满的劳动实践。他们用自己的小手传承着中华传统。
No.02
携手社区庆端午
6月7日,由鲤城区司法局金龙司法所、金龙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赤土社区党委、居委会、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主办,赤土社区团支部、赤土社区妇联、赤土社区侨联、赤土社区关工委、赤土社区老人协会、赤土社区慈安堂等单位共同协办的“品味端午,传承文明”主题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序幕。
我校德育处黄菁芸老师受邀担任本场活动的主持人。活动在五年2班王克同学曼妙的舞姿中拉开了序幕,她扎实的基本功,放松自如的表演,将舞蹈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随后,在我校谢玫瑰老师的带领下,武术队的健儿们个个生龙活虎地拿出了看家本领,招招有力、掌掌带风,一招一式中,流转着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
最后,我校顺笛小组的同学带来顺笛齐奏《上春山》。台上的小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轻松自在,神采飞扬,引人入胜。台下的观众们也情不自禁地轻轻地合着节拍,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纷纷点赞。台上台下互动连连,让本场活动气氛不断升温,达到高潮。表演在热情的欢呼与绵绵不绝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No.03
巧手包“粽”齐分享
表演结束后,大家被一阵阵扑鼻而来的香气所吸引了。社区的工作人员端出了准备好的糯米饭、粽叶、红豆、虾米、五花肉等包粽子材料。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清洗完双手,社区奶奶们带领大家了从捋粽叶、装糯米、放馅料、缠线绳等工序一步步地仔细讲解与示范。同学们认真地模仿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的同学手法熟练,包出的粽子大小均匀,形状美观;有的同学虽然初次尝试,但也毫不气馁,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卷叶、填米、压实、封口、扎捆......一双双忙碌的小手穿梭在翠绿的粽叶间。
实践是技能的源泉。孩子们渐渐摸索出门道,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在巧手下逐渐成型,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端午节蕴含的悠久文化历史与传统。大家兴致高昂,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着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包好一个粽子,总会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活动的最后,孩子们将自己包好的粽子带回家与父母分享。这次的劳动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包粽子的技能,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深刻的记忆。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浓厚氛围,更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动手劳动实践中,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包粽子、制香囊等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今后,学校也将继续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三中心的学子心中生根、发芽。祝愿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家长们,端午安康。
撰稿:黄菁芸
泉州市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