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门源: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筑牢文物安全防线
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
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乡镇文物保护工作作出量化考核,形成“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同时,与乡镇和25处文保单位签订了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和文物消防安全责任书,构建起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理责任体系,进一步夯实了安全责任。
加大管护力度,保障文物安全
一是实行加强管护与严格执法相结合,每年至少2次对67处文保单位开展安全大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等消防、安防工作。二是整合资金,为班固寺、圪垯尕庙、泉头拱北建立微型消防站,为一般文物点发放灭火器,为各文保单位制作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告示牌30块,为未定级文保单位安装石碑4块。三是为提高各级文保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保护水平,2023年举办培训班2期,通过现场授课、应急演练、实地观摩等方式,对全县文保单位负责人及文保员进行了文物知识、消防知识及防震减灾知识等培训。
丰富渠道宣传,提高文保意识
一是坚持每年利用自然文化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等,通过挂横幅、摆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线上文博知识竞答等,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推动保护文物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二是为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明长城门源段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县范围内征集明长城故事36个。在现有古遗址历史故事基础上,聘用相关专家,进一步查阅历史文献、搜集整理文物故事,让文物“活”起来。截至目前,已完善和补充了门源县42处古遗址、古建筑的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整理了近10万字的文字资料。三是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织人员对全县“三普”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预评估,并迅速进入实地调查阶段,以乡镇为单位,逐一开展了试点普查工作,从文物价值评估与本体认定、保存状况、保护管理类别等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复查,收集整理详细资料,并进行数据录入工作。截至目前,共普查浩门镇、青石嘴镇、皇城乡、麻莲乡、阴田乡、东川镇、泉口镇、西滩乡境内的文物点共30处,包括古遗址10处、古建筑10处、近现代重要事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古墓葬4处,为“四普”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来源:县委宣传部 县文体旅游广电局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