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普法宣传进“景区” 法治护航暖民心 

时间:2024-05-22 08:38 发布于:旅游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普法宣传进“景区” 法治护航暖民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法治素养。5月21日,巴林左旗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小分队赶赴召庙景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让群众在赶庙会的同时享受到丰盛的法治文化“大餐”。

民族政策凝人心。庙会现场过往群众络绎不绝,普法小分队通过摆设“摊位”、悬挂横幅、发放《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宣传折页等方式向群众送上“法治大礼包”,深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吸引了众多群众的关注和参与,真正让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营造浓厚氛围。

民法“典”亮生活。今年5月是全国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工作人员深入召庙景区,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沟通交流,宣传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签订、物权保护、婚姻家庭、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律条款。同时,结合身边的“小案例”让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民法典是保护老百姓权益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引导群众学“典”、用“典”,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典”筑牢美好生活法治基础。

诚信理念入人心。普法小分队通过向庙会摊贩、沿街商户发放诚信经营活动倡议书的方式,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诚实信用原则,让广大群众及商户了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提高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同时,开展《内蒙古自治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宣传,提高群众对行政复议的认识,有效消除群众“不知复议”的盲区和“不敢复议”的顾虑,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树立诚信的观念,依法反映诉求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助力诚信建设。

“五老”宣讲护“未”来。“五老”宣讲团结合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容易遇到的侵害事件,以案释法,现场答疑,详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倡导青少年要以法为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醒家长要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和心理教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交流沟通。同时,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来,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法律援助惠民生。“借条被我弄丢了还能不能找对方还钱”“没有签劳务合同受伤了是不是不能找老板赔偿”……活动中,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设立法律咨询台,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耐心地解答群众提出的有关社会救助、赡养、抚养、劳动关系、工伤事故等法律咨询,并重点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扩面提质政策、法律援助的受理范围、申请条件、法律援助服务热线等内容,切实做到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心坎上,实现群众需求与法律服务“零距离”。群众们纷纷表示:“普法志愿者们非常热情地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真是温暖又贴心!”

此次宣传活动,共悬挂横幅6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受到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接下来,巴林左旗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探索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普法宣传方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

巴林左旗掌上12348

图文|陈红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