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区大庄科中心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
欣赏国粹艺术传承民族文化
——大庄科中心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使学生通过接触戏曲,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4月11日,大庄科中心小学迎来北京市戏曲进校园活动。
为使同学们获得最佳体验,戏曲老师们早早到达学校开始准备。马莉老师准备了易于理解的戏曲知识与同学们分享。
京剧是国粹,是中国具代表的舞台表演艺术。
京剧有四功五法: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
同学们认真学习,快速吸收,积极与马老师进行互动,大声回答马老师的问题:京剧的四行当是生、旦、净、丑。
精彩的武生、武丑表演——《三岔口》片段。
在两位老师表演的过程中,同学们看得聚精会神,也理解了这一段表演的含义。
表演结束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跟着老师们学习体验。
梅派创始人梅兰芳先生蓄须抗日的故事深深震撼同学们的心灵。
老师们为大家带来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品《贵妃醉酒》。
贵妃的扮相高贵端庄、美丽大方,让所有同学暗暗赞叹,也令女生们不禁纷纷模仿。
体验过后,老师在同学们的强烈要求下为大家献上《梨花颂》。
婉转悠扬的唱腔,让同学们的掌声不断回响。
谭鑫培先生创建了京剧的第一个流派——谭派。《定军山》片段充分展现了文武老生的深厚功底。
老师通过教同学们几句唱词“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体会老将黄忠70岁一战成功的磅礴气势。
活动的最后,马莉老师以复习提问的方式选出几名同学,上台体验戏曲表演中的盔头,并对每一种盔头加以解释和区分。
此次由北京市教委组织的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大庄科中心小学带来了戏曲专家和专业演员,使同学们不仅仅了解了戏曲文化知识,还学习了唱腔身段,体验了戏曲服装,让同学们在面对面地接触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相信戏曲进校园活动会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在未来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