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不识标识误入女厕:上厕所不应成为一件“有门槛”的事 

时间:2024-01-05 14:41 发布于:评论频道编辑:许景博  来源:红网

1月2日,广州一名六旬老伯反映,百信广场厕所标识为英文和图案,他误进女厕被指责非礼,“我是耕田的,哪里懂这个”。商场市场部工作人员表示:当时设计的男厕标识是裤装加领结,女厕是裙装,会出现辨识不清的情况。他们会联系当事人道歉和解释。后续也会进行相应的优化整改,将标识做得更加清晰。(1月3日 澎湃新闻)

在有关报道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老伯的同情和支持:“我支持老伯,因为有些图案我都看不懂!”“别说大爷了,有些地方的厕所标识我00后都不认识”“男/女,很难看还是很难写?”等,也有很多网友分享了自己曾因看不懂厕所性别标识而无奈在门口等好半天的经历。厕所标识本就是为了服务顾客,其设计理应一目了然,不应将艺术与英语的“门外汉”拒之“门”外。

对于厕所性别标识过于晦涩的讨论早已有之。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就曾分享过自己见到的性别标识:一边是一个向上的三角形,一边是一个向下的三角形。网友们讨论了大半天也没搞明白哪边是男、哪边是女。也有网友“吐槽”厕所门口一边是W、一边是M,自己不懂英语,只好站在门口等着看别人进哪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将“门外汉”们拒之门外的现象,还是因为部分商家和设计者们过度追求所谓的“简洁”“美观”“洋气”,而忽视了厕所性别标识本身的实用性和通俗性。

然而,方便顾客、服务顾客才是厕所性别标识的初衷和使命,“让所有人都能看懂”不应让位于所谓的“艺术性”。曾有网友说过类似的话:“大家来厕所都是有急事的,没人会来厕所门口欣赏艺术,那个标识丑一点也没事,能看懂就行。”“都快憋不住了,谁有功夫品鉴门口的设计。”话糙理不糙,厕所门口不是“大雅之堂”,上厕所应不应当成为一件“有门槛”的事情,也不需要将艺术与英语的“门外汉”们拒之“门”外。如果厕所门前的“艺术”过于抽象、洋气,不仅不会被人们所欣赏,更会造成人们的厌恶之情。尽可能服务好所有人、让所有人都能看懂,才是厕所性别标识最重要的职责。

事实上,一目了然与美观也并不是对立的,在简单易懂基础上的厕所性别标识同样可以进行美观美化。如很多商家在设计时,依旧使用常规的“男”“女”两个字和常规的男女小人的标识,但通过改变颜色、材质、灯光等因素使其更加美观和更加契合商超的氛围。这种做法让很多顾客十分满意,这不仅没有将“门外汉”们拒之“门”外,更让普通人都欣赏到了优质的设计作品。

总之,厕所门口的性别标识还是应当以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为核心,如果由于设计得过于“抽象”“洋气”,而把“门外汉”们拒之“门”外,那就是万万不该了。

来源:红网

作者:许景博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