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薄冰”式过河 一次生动的寓教于乐实践
近日杭州大幅降温,在一条冻河上,学军中学海创园校区一群高三学生“如履薄冰”,比试谁能更快通过冰面抵达对岸。孩子通过冰面的方式五花八门,呈现一幅令人忍俊不禁的“大型物理知识运用现场”,该视频刷爆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看到学生们在冰面玩耍,校方并没有出面阻止,而是安排校医随时待命,并在食堂准备好了姜汤。同时还通知宿管阿姨,如有学生落水,就立马带回宿舍洗澡换衣服。学校知道河道仅有0.2米~0.3米深,但仍安排多名老师在一旁实时关注。
高考无异于千帆竞渡,学生们要成功“上岸”,光靠题海战术并不够。想要“轻舟已过万重山”,健康的身心、百折不挠的毅力缺一不可。高三学生前后数次的“渡河尝试”,正是难得的不畏困难和失败的鲜活案例。相信这样一次发生在身边的“花式过冰河”,能够在孩子们中激发出更多奋发拼搏的向心力。
如今的孩子大多拥有知识储备,但在将理论付诸实践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只背公式缺乏实践的演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难免沦为题海战术的苍白堆积。成功通过冰面的孩子正是活用了物理学里的压强公式:P(压强)=F(受力面上总共承受的力)/S(受力面积)。坐在冰面上增加了受力面积,在总承受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了冰面受到的压强,避免了冰面破裂,从而成功抵达对岸。如此生动的实践运用,不仅展示了物理学知识的魅力,更帮助孩子们在理论与实践中搭建起一座名为“求真求知”的桥梁。
学生“花式过冰河”视频的火爆也证明,寓教于乐对于孩子学习及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当“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快乐地学”这一理念越来越多被认可后,实践教学的方式应得到更多推崇与效仿。
对孩子们而言,勇敢坚毅的精神培养与寓教于乐的实践学习都不可或缺。“P=F/S”带给他们的远不止压强、压力与面积的关系,更应有活泼青春的模样以及探索求真的力量。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胡天立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