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奶奶”离世引关注 一个灵魂唤醒无数个灵魂 

时间:2023-12-27 14:39 发布于:评论频道编辑:丁慎毅  来源:东方网

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摆早餐摊27年的老人毛师花,坚持5角钱早餐,一直没有涨价。12月18日,90岁的“早餐奶奶”与世长辞,24日是老人的“头七”。噩耗传来,让人唏嘘,思念汇聚成河,B站上一条播放量413.1万的记录她的视频里,“好人一生平安”“奶奶长命百岁”的弹幕持续刷屏。(12月24日澎湃新闻)

每天凌晨一两点钟,近三十年如一日,她在昏黄灯光里磨豆浆,做粿,蹬车去黄坛口小学校门口支起煤炉和锅。出摊一趟,她辛苦6个多小时,净赚三十几块,每个月还倒贴三四百块,做大家口中的“赔本买卖”。

“早餐奶奶”的善举,滋养的不仅仅是寒门学子的身体,更是滋润了青年人的灵魂。在“早餐奶奶”悄然逝去的消息后,年轻人纷纷留言:“世人奔忙,不过为碎银几两。毛师花只念用锅铲催亮天光,暖幼子饥肠。”“伟大的奶奶,您的善行感人至深,温暖着我们的心,一路走好!”“我吃着奶奶的早餐长大,永远记得奶奶的慈祥”......

“早餐奶奶”的善举,也催动了社会公益行动。2019年,为延续“早餐奶奶”爱心,衢州市众合帮公益服务中心组织成立“1元爱心早餐店”,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1元爱心早餐;2021年9月,江山市阳光志愿服务中心启动“暖心暖‘卫’”情系环卫工免费爱心早餐公益项目。

随着一众“最美”的涌现,“早餐奶奶”的温暖已经越过三衢大地,传递到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在温州的大街小巷,人们都会看到,大大小小餐饮店门口都放置着“免费吃饭”告示牌或海报:“如果你在温州没有收入,或遇到困难,可进店告诉工作人员,要一份单人套餐,吃完直接走,不必客气。”;全国各地都有餐馆流行一个充满温暖的暗号——“A套餐”。只要顾客说吃“A套餐”,吃完直接走就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像“早餐奶奶”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从浙大医学院退休的王坤森老人,坚持每晚出来拾荒,用所得数万元收入,先后资助了7名学生,并将积攒的7万余元捐赠给浙江大学;杭州终生未嫁的方爱兰老人,享年103岁。从1973至今,老人捐资助人已近40万元,资助了18名寒门学子;天津蹬三轮跑了赤道18圈的白方礼老人,从74岁退休决定蹬三轮资助贫困生,十几年间,他捐助了300多名贫困学子,捐款金额超过35万元......

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活到老,奉献到老,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无私大爱让人既肃然起敬。他们本该接受社会的关爱,颐养天年,反而人老心不老,以助人为乐之举,活出了万丈光芒!心怀大爱,又平凡至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很多老人都希望老有所为,助人为乐。只是还有很多老人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善举帮助到最需要的人。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安徽省舒城县,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车时多次向投币机放入大额现金。民警查询到老人名叫张中德,年届八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从1991年开始,他就通过当地邮政部门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30多年来,一直没断过。或许是年龄大了汇款不方便,自去年5月开始,他在乘坐公交车时,会用一张5元面值纸币包夹大额纸币,上车后投入投币机。公交公司结合视频统计,自去年以来,这位老人共向公交车投币11970元。这也提醒政府和社会,如何更方便地帮助有善心的老人们量力而行做公益,同样是一份养老服务的温暖民生答卷。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丁慎毅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