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时间:2023-12-27 10:31 发布于:评论频道编辑:王庆峰  来源:南方日报

纠正了某地增设无法律依据的前置备案条件,限制外地新型墙体材料企业进入当地市场的做法;督促某地废止了排斥外地招标代理机构参加建筑行业招投标活动的政策文件,切实为经营主体解决了实际困难……

日前,国新办举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进展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委表示,已经着力破除一批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突出问题。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我国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这一超大规模市场展现出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的特点,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就以我国今年前三季度的GDP为例,最终消费支出成为最大亮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3.2%,充分证明了超大规模市场的有效性。今年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正是为了发挥其对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市场活力、降低交易成本、释放内需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的作用。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头绪多,但主要可以概括为两项工作,“破”和“立”。破,是指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立,是指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制度规则立起来。总的来说,要坚持破立并举,在破中立,在立中破。其中,把各种人为障碍破除掉、让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是当务之急。近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而国务院常务会议也专题部署“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凸显了该项工作的紧迫性。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经济曾经一度形成“对外贸易偏好”,各区域的注意力向外,彼此的“正面摩擦”不大,于是百花齐放,出现了很多地方主导型的产业。比如,每个地方几乎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粮油品牌等。这种产业布局,体现出以政府选择替代市场机制和限制竞争的特征,具体在产业政策上,有可能就是地方保护主义。比如,有的地方采取奖补措施时优先照顾本地企业,有的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经营者参加本地招标投标活动等,有的出台文件要求消费本地产品,有的采用一些超经济手段,控制外地商品流入本地市场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过去的明令禁止等显性阻碍,已逐渐转换成一些更加隐形的阻碍,集中体现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数据市场等方面的分割。比如说数据市场上,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之间的数据缺乏整体联系,还存在诸多“数据孤岛”和“数据烟囱”,这严重阻碍了很多优质企业在更好、更大的市场内来配置生产的行为。对此,必须加快推动市场一体化改革,推动建立地方之间合作发展机制,发挥市场本身打破障碍的能力,推动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的建设。

对于一些地方来说,还存在一种担忧,即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能出现“马太效应”,优势省份优势更大,薄弱省份进一步薄弱。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可以倒逼地方重新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经济链条中更清晰找到目标和定位,从一味依赖政策竞争转向更加市场化的效率竞争。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庆峰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