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站入列,枢纽之城再添一翼
花城广州又添一座城市新地标!12月26日,广州白云站正式投入运营,该站是在始建于1916年的棠溪站基础上进行升级扩建而成。广州白云站承担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广梅汕铁路、广茂铁路等多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进一步提升广州铁路枢纽的客运能力。(12月26日《广州日报》)
古话说,“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提升交通、做强枢纽向来被视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先行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强大的枢纽功能一直是广州的独特禀赋,也是城市繁荣兴旺的“自带”基因。就城市铁路枢纽体系建设而言,在白云站“问世”之前,广州市内已拥有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广州北站“三主一辅”的铁路客运枢纽,铁路网通达性、覆盖面已初具规模。
很多人好奇,既然已有多站布局,为何还要落子白云?原因无他,唯“需求”尔。近些年来,“高铁进城”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拿广州南站这个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来讲,广州南站虽然“流量”不断,但远离市中心一直是不少市民的出行痛点。再观广州站和广州东站,两站建成已有多年,不过承载运转的多为普速列车,客运功能不足,亟待优化升级。白云站登上舞台,功能更优化、分工更合理,对于扩容城市交通承载力、支撑和引导广州多中心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不只是交通出行,在当前的城市空间规划中,轨道交通建设定位已从单纯解决交通问题向支持城市、区域发展转变。此次白云站建成通车,如何充分发挥枢纽流量价值是最大看点之一。区别于传统站场为运输服务的理念,新建成的白云站更讲究“站城融合”。在承担交通站场功能的基础上,还将兼具酒店、公寓、办公、商场等复合功能,使之成为集交通枢纽、商业开发于一体的综合体。多元功能整合之下,可以想见,枢纽流量就地转化为经济增量的动力更足、潜力更大。
枢纽建成,打通“大动脉”。多层次、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一直被视为世界先进湾区的标配。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尚未成网,城市之间直联功能有待补强。而白云站亮相,无疑为“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再添一笔。据介绍,广州白云站承担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广梅汕铁路、广茂铁路等多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未来还将引入新建广湛高铁、广清城际等线路。道路交通骨架进一步铺展、枢纽支撑进一步强化,势必为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建设提供更充沛的动能、更广阔的空间纵深。
俯瞰白云站,一朵巨型“木棉”正在盛放。“木棉”之下,随着城市交通大骨架加速推进,广州这座“枢纽之城”如何继续借力腾飞,值得期待。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付迎红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