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尽一切努力挽救生命 

时间:2023-12-20 15:45 发布于:评论频道编辑:默 达  来源:南方日报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19日13时,已致126人遇难,房屋损毁超10万间,灾情牵动人心。此次地震震源较浅,地表作用强烈;同时,震中周围为人口稠密区,房屋抗震能力较差;加上地震发生在寒冬深夜,许多人已经休息,无法及时接收到预警信号,客观上不具备避险的条件。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破坏力极强,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逾千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灾区地处高海拔区域,天气寒冷,要密切监测震情和天气变化,防范发生次生灾害。”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其落到救援行动之中,当务之急就是尽一切努力挽救生命。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唯有集众人之力,聚全社会之爱心,方能平稳度过艰难时刻。地震发生后,甘肃、青海迅速作出部署,划拨专项资金;国务院和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奔赴灾区指导工作;各地专业救援队跨省支援,打通“生命通道”,将救援物资和设备运往前线。震区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来自民间的互助同样令我们感动。有老乡将自家做的牛舌饼、牛肉面塞给前线的救援队伍,或是免费提供给受灾群众;有热心店主收留60名市民避难取暖;也有中学老师将学生围坐烤火的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让家长和热心网友放心。目前,临时安置点的大部分应急帐篷已经有受灾群众入住,热腾腾的食品和物资正在有序分发,流动医院紧密展开治疗……好消息不断传来,凛冽寒风中也有暖意。

灾难面前,我们感谢每个个体的无私奉献和热情付出,但也应保持理性。放错位置的“爱心”恐会变成负担,无秩序的参与反而会阻塞生命通道。19日上午,公安部召开临时发布会研究救援事项,提出要切实维护地震灾区道路交通秩序,全力保障抗震救灾生命通道有序畅通。当地政府呼吁:“请社会志愿者、震区外群众、社会车辆等不要前往震区。”公众支援灾区的善意可以理解,但在人命关天的时刻,还应自觉为专业救援力量让路。震后72小时通常被称为“黄金救援期”,而此次由于严寒和高海拔,这一时间或将缩短,更要求我们与时间赛跑。

表达关爱的方式有很多,需结合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无法直接参加救援,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多地已公布捐款捐物渠道,哪怕是一件棉大衣、一份方便食品,都能发挥作用,为寒风中的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在前几次突发事件中备受好评的“共享文档”,亦可以充分调动来自基层的可用资源,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更要看到,大灾之后,时有流言蜚语,夹杂不少对受灾群众污名化、对灾难娱乐化的发言。不信谣、不传谣,确保信息通道的畅通,舆论环境的风清气正,对灾区群众而言亦是一种抚慰。

绵薄之力,聚沙成塔,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不论线上线下、直接救助或是间接帮助,总而言之,当下要做的,就是将一切力量集中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这件“头等大事”上,在灾难面前,动作快些,再快些。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默 达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