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感强烈学生砸门逃生,安全通道岂能一锁了之?
12月19日,据大河报报道,甘肃地震,西安、咸阳等地震感强烈。网友发视频称,西安文理学院高新校区2号公寓宿管迟迟没有打开宿舍楼门,学生最后选择砸门避险。19日,西安文理学院保卫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已跟领导汇报此事,正在处理。
灾害发生时,学生们的安全通道却因为被锁迟迟没能打开,紧急关头,人挤人的走廊之上,每多一秒都暗含着更多的危险隐患。如此一锁了之的背后,反映出学校管理的缺位。
据部分学生反映,一些大学宿舍为了方便管理实行了宵禁的管理,晚上到达一定时间就锁门封闭,直到白天上班时再打开。诚然,这一行为本身并无不妥,采取合理措施管理学生日常出入通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个别学生不服管理,半夜失联所构成事故的也多有报道,该举措从保护角度出发确有道理。但是对于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通道出口也一锁了之,显然已经不是以“方便管理”“为了保护学生半夜不归遭遇风险”这样的解释可以掩盖过去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在此次灾害中,因宿舍楼门未开而拥挤在走廊上的学生,不仅面临着地震灾害的巨大风险,更面临着踩踏事故发生的潜在威胁。若不是部分学生勇敢采取破门行动,其可能的风险与后果自然不是一句“宿管迟迟没能到岗”所能承担的。
如此风险的背后,究其原因是管理本身站错了立场,一锁了之最终不过是方便了其自身管理的怠惰之举,并没有把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原本在今年九月份,该校就曾邀请国家消防救援局陕西机动队组织相关活动,进行过了消防安全的知识宣讲与地震防火演练。难道只有这批勇敢在逃生通道中砸开玻璃门的学生学好了安全知识,而身为管理者的宿管等管理系统却完全没有参与吗?这无疑是让人更加难以接受的。学生们安全意识的“软件”跟上了,而管理系统和安全保障的“硬件”却没跟上,这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值得相关部门好好反思一番。
根据其保卫处工作人员的说法,相关校领导已经得知了具体情况并正在处理。希望其后续的处理并不是简单处理失职的宿管,如何重新将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放回管理首位,才是这场风险背后最大的问题所在。
生命无价,把安全放在首位不仅仅是一句空话,更需要我们时刻加以关注。将安全意识放在首位,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
来源:红网
作者:张方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