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文联组织开展省级非遗广东汉乐进校园活动
潮音汉韵,雅风传习。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播和普及,培养学生对非遗的浓厚兴趣,带动和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12月6日下午,由普宁市文联主办、普宁市广东汉乐协会、普宁市洪阳镇初级中学承办的“普宁市省级非遗广东汉乐进校园活动暨赠书仪式”在洪阳镇初级中学举行。普宁市文联副主席黄联鹏同志、洪阳镇党委委员刘壮辉同志、普宁市文化馆副馆长方燕群同志、洪阳镇教育组组长苏卓生同志、省级非遗广东汉乐代表性传承人、普宁市汉乐协会主席方少澄同志、普宁市非遗中心办公室许英伟同志、普宁县级广东汉乐传承人冯静珠女士、李建斌先生以及洪阳中学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了活动。王钦雄校长主持本次活动仪式。
活动仪式在学校多媒体会议室举行,首先由省级非遗广东汉乐代表性传承人、普宁市汉乐协会主席方少澄介绍非遗广东汉乐进校园的意义。方少澄同志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比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了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有力资源。在大力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非遗文化进校园有利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自信。
普宁广东汉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格独特。其乐曲保留很多古腔古调,又吸收潮乐、昆曲、板子戏、潮州小调的优点,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民间音乐。普宁广东汉乐演奏时,以头弦或提胡领奏,配以扬琴、笛子、三弦、琵琶等乐器,悠扬动听、清新悦耳,富有内涵和韵味。普宁广东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文化的瑰宝。2009年,普宁广东汉乐被列入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紧接着,领导和嘉宾为学生代表赠送省级非遗读本广东汉乐作品书籍。
赠送书仪式结束,普宁市文联副主席黄联鹏发表讲话,他语重心长跟同学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是传统文化的无价瑰宝,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代表性、最精华的篇章。文化需要传承,这次普宁市非遗进校园,能让同学们近距离体会家乡文化遗产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活动仪式结束时,王校长寄语同学们说,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你们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希望,非遗传承要从学校教育入手,要从青少年抓起,通过非遗读本广东汉乐作品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和领略优秀传统文化无穷魅力,希望同学们参与到非遗传承和保护活动中,使博大精深的非遗文化能够薪火相传,对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