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光县第三实验小学成功举办整本书阅读教学大赛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打造整本书阅读的成功范例,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东光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大赛活动。
01
一年级庄希玲《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庄希玲老师带给大家的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庄老师教态自然、沉稳大方,亲切的语言、适当的语速让一年级的孩子们沉浸于语文课堂的美好之中。她教学语言精炼,注重课堂教学组织,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对课堂的驾驭轻松而又凸显机智。
庄老师整个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一、以视频激趣,导入课题
庄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主题曲视频开场,引发学生兴趣。告诉孩子们看原著会更有收获,让孩子们产生了阅读期待。
二、读懂封面
庄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书名、作者和出版社,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了解本书的信息,对这本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认识目录
目录是书本的眉目,帮读者了解书的内容。因此,学会读目录,获取阅读信息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庄老师用语文书的目录,引导学生找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目录,使找目录这件事由难变易。找出目录中的标题和页码,通过游戏方式进行巩固和反馈,让孩子们自然而然习得方法。看标题猜内容,更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让他们敢于去想。然后课堂上读《写信和读信》,来验证孩子们的猜想,让孩子们对《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本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激起孩子们的阅读欲望。
四、明确要求,制定阅读计划
通过表格记录和家长监督让孩子们坚持把这本书读完。
五、乐于分享
庄老师让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词句、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及时记录下来两周后举办一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阅读分享会,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整堂课的学习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让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会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庄老师的这堂课让我们对一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有了新的认识:阅读内容要选好,方法指导更重要。
02
二年级吴美蓉《吹牛大王历险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吴老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两位老艺术表演家带来的精彩相声表演——《吹牛》。学生分析相声内容,继而引出吹牛这一词语,并理解吹牛是夸大其词夸张的来说,并不是说谎。虽然是吹牛的说但也充满乐趣,如果有这样一本故事书去阅读那就更好了?吴老师帮助学生找到了它——《吹牛大王历险记》。整本书的阅读,先复习《快乐读书吧》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观察封面信息,了解书名、作者以及目录下的小标题,来了解故事书的大致内容。
视频讲解的小故事《被大雪淹没的村庄》,帮助学生们理出吹牛故事思绪:是明希豪森男爵误以为教堂钟楼上的十字架是小柱子,把马拴在了上面,最后成功解救。针对这个小故事的情况,吴老师也对孩子进行了一下安全教育。剩下就是孩子们大展身手的机会了,分小组合作分别阅读三个小故事,完成阅读卡和“吹吹卡”,以此对吹牛大王的故事大概有一个全面掌握。吴老师不仅在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去学习理解,生活中的小道理也穿插贯穿其中:《用眼睛金星打野鸭》,提醒孩子们眼睛的重要性,时刻调整坐姿,做好眼保健操。《樱桃树长在鹿头上》告诉孩子们有困难并不可怕,想办法去解决就好,只要肯登攀,景色尽收眼。吹牛大王这种机智勇敢,积极乐观的心态还是值得去学习的,他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
整堂课,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师生配合默契。不仅学到了阅读小方法小技巧,也明白了生活中的小道理。
03
三年级吴艳菊《学庸论语》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论语》开始,吴艳菊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对《学庸论语》这本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吴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本节课呈现的亮点有三:
一、整堂课都围绕着一个“礼”字展开。
“不学礼,无以立。”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她认为对学生进行礼仪和仁德的教育尤为重要。在上课伊始,她和孩子们一起行“读书励志礼”,以北宋理学大师张载的横渠四句教开篇,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时候,她和学生一起诵读起了“感恩誓词”。
二、精彩的互动环节:“我来提示,你来背。”
《论语》共有二十篇,吴老师请学校副校长王贵荣随机提示《论语》一至六篇中的部分词语让学生背诵全文,不管是齐背,还是单人抽查,孩子们都对答如流,背的停不下来,这个环节让在座的所有人都为之赞叹不已。
三、阅读有方,配乐诵读,其乐无穷。
“身坐正,脚放平,双手扶书向前倾,左手指行,右手指字,大声诵读。”她这样要求孩子们。不但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还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她提倡“百遍诵读”,老实,大量的去读,课堂上,她采用领读,跟读,慢读,快读,串读的读书方法。孩子们在短时间内强化了记忆力。
吴老师很注重平时孩子们读书习惯的养成,她经常带学生挤出零碎时间来读书,每周三的阅读课,放学路上,课前三分钟,晚上读书半小时,要求学生做到的,她先做到,给学生做出榜样。她把和孩子们共读书的经历,录制成视频,配上优美音乐,让孩子们边听边看边诵读,孩子们的读得乐在其中。
“半部论语治天下”让孩子读《论语》就是直接向古圣先贤学习为人处事的智慧,教孩子做一个有仁德的人。
04
四年级崔婷婷《中国神话传说》
崔婷婷老师的执教的《中国神话传说》整本书阅读推进课,结合单元要素、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继续走进中国神话世界,这节课围绕“神奇的人物”和“神奇的情节”展开,引导孩子们进一步感悟了古人神奇的想象力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美好的愿望。
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崔老师在推进课上应用“分类阅读”“对比阅读”,让学生从单篇到多篇到整本的阅读,思维也从浅表性阅读到深度思考。课外拓展中“寻找身边的神话元素”,学生从古诗、影视再到科技,了解到神话故事蕴涵的精神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相信孩子们这一节课的神话之旅一定收获颇丰!
崔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不仅是让学生多角度阅读,而是应该激活孩子的思考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紧密联系文本,还应让学生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思维推进到更深处。让孩子把书读懂、读透、读活。
05
五年级许丛丛《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深受读者喜爱和推崇。许丛丛老师执教的《西游记》导读课设计的很有创意,通过谜语、电视剧、动画片、皮影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故事情节,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整堂课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文本分析,又有历史背景介绍,还有章节解读。让学生全面了解了这部作品。
她的课堂,孩子们是自由的,是快乐的。随着“偷吃人参果”课本剧的表演,把整个课堂推向高潮,一个个优秀的小演员,把唐僧,悟空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得到了学生的喜欢,老师们的认可。
《西游记》不仅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西游记》艺术宫殿。许老师的课堂通过分析文本和角色,让学生了解主题和人物形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加深了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欣赏。激发了学生爱经典,读经典的热情。
许老师在课堂中提到“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她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读有所得。
06
六年级刘亚林《童年》
“苦难是花开的伏笔,冬天总要为春天作序。”无论经历过怎样的灰暗和伤痛,高尔基笔下的阿廖沙也始终心向光芒,勇敢地与生命中未知的风浪对抗着。今天刘亚林老师带领学生再次走进高尔基的童年,重新认识苦难中成长的阿廖沙。
课堂上通过交流绘制人物关系图,体会不同人物形象及对阿廖沙的影响;绘制搬家地图,梳理故事情节,感受环境与阿廖沙情感的变化;并关注社会背景,体会成长经历;最后和学生共同探讨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
都说环境可以创造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阿廖沙在黑暗环境中并没有被毁灭,反而变得越来越善良勇敢,也学会了正直积极,懂得做人要友爱乐观。并且用思辨的思维看待问题,能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最后刘老师谈关于成长的认知,回归小说主题。一个善良的人格面对苦难时的勇敢。即使天际晦暗无光,也绝不自弃自伤,而是在黑暗中努力地点燃生命的篝火,在寻找光明的道路上不懈跋涉。
我们可以贫穷、卑微、渺小,但绝不能扭曲、残暴、苟且于黑暗。生命犹如铁砧,每一次的敲打与磨炼,都只能让我们绽放出更耀眼的火花与光芒,令我们坚定心志,走向强大,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听课
校长刘海防、副校长王贵荣、教导处全体成员以及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最后,副校长王贵荣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和老师们讨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很多方法:内容不宜过多、正确引导孩子们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剧本表演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体会经典名著的语言特色、关注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探索等。最后,校长刘海防对老师们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今后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
颁奖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这就是“种子”的力量,“种子教师”定会把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方法在自己的学生中生根发芽,为整校推进部编小学语文教材整本书阅读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相信在书香的沐浴与浸染下,第三实验小学的阅读教学一定会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