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孩模烧制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传承,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我们所有人的使命。魏县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平台,为推动当地非物质文化发展和保护,策划制作了家乡非遗项目系列展览,让我们一起共同守护和传承先辈的智慧吧!本期推出的是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孩模烧制技艺,一起来了解一下~
孩模烧制技艺
魏县非遗之孩模烧制技艺
孩模源于唐、宋时期。明代成为一种独立的技艺,经民间艺人的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线条粗犷,简洁明快,造型简练夸张,生动形象、质朴厚重、突出个性特点,具有较高的浮雕艺术技巧。
魏县孩模源于唐、宋瓦当。明代成为一独立技艺,经民间艺人的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线条粗犷,简洁明快,造型简练夸张,生动形象、质朴厚重、突出个性特点,具有较高的浮雕艺术技巧。孩模制作上分绘稿、雕刻、印模、烧制等工序,作品的形状有圆、椭圆和不规则形等,是一种微型浮雕,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花草等,是供儿童做泥土手工制作的一工具。魏县孩模技艺在邯郸地区具有代表性,对于研究邯郸地区烧陶历史具有独特的价值。
孩模烧制技艺程序
一、雕刻
1.绘稿、用铅笔在白纸上绘制出人物、动物、花草等图案。
2.拓稿,把画稿拓印在梨木板或半干的胶泥板上。
3.雕刻:雕刻孩模是用自制的刻刀进行雕刻,雕刻时要注意线条的粗细和深浅变化,主体突出,并有明显的浮雕效果。
二、印模
1. 把胶泥晒干,碾碎、加水适量,搅拌合熟,
2.将胶泥拍打成1公分左右的泥片,把泥片平放在母模上用双手拇指均匀捏压,去掉周边多余的部分,分开母模与新泥模,晾干。
三、烧制
1.将晾干的泥孩模竖立排列装入窑内。
2.用小火将内温度烧至200度左右,使孩模中的水分完全蒸发,1小时后再逐渐加火,将窑内温度烧到800度。
3.停火、封窑,自然降温后开窑取出陶孩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大多通过口传心授传承。魏县图书馆将打造传承非遗栏目,通过让大家更多的了解非遗文化,从而接受并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根源和历史传承,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