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县旅游文广局:文物我保护 惠民乐万家
说到文物保护,大家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考古、修复等等,可能会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大到传统的城楼古塔,小到我们家门前的田间地头,都有可能是珍贵的文物遗址。文物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我们在生活中参观的博物馆,购买的文创商品,家里流传下来的老物件,这些背后都有文物的存在。再比如我们在建设一个项目工程的时候,文物的勘探就非常重要,一旦发现文物,项目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是停工,所以在文物保护的过程中,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是守护者。此次直播内容主要有文物审批、非遗传承和文化惠民普及方面的一些内容。
旅游文广局涉及文物保护方面的审批业务已经进驻到县行政审批大厅,主要涉及五项文物审批业务分别是:
一)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许可
二)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的许可
三)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和考古许可
四)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保护措施审批
五) 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属于国家所有的纪念建筑物或者古建筑改变用途审批
昌黎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们拥有以“三歌一影”为代表的79种非遗项目。我们既有高大上的昌黎地秧歌、皮影戏、民歌、吹歌、剪纸、葫芦烫画、根雕等文化技艺,又有接地气的昌黎特产炸千子、懒豆腐、焖子等家常美食,这些都是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2、具有体现昌黎县人民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3、在一定群体中或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
4、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有一套系统的流程和要求,首先,要准备好三份申报材料:
一)申报报告:由各乡镇文化站向县旅游文广局提出本乡镇、社区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并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简要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简介、基本信息、项目说明、项目论证、项目管理等内容。也由各乡镇文化站去填写。
三)辅助资料:包括音视频资料、代表性图片、证明材料、项目实物等等,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其次就是对申报材料的要求:
一)项目申报书要内容充实,表达准确,脉络清晰,突出重点,尊重事实。
二)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照片10张。照片需反映出项目最核心、最重要的特征,并以文字形式将最关键的内容、环节、拍摄时间、地点、拍摄者等介绍清楚。
三)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其他资料,包括与项目相关的书籍、历史文献、书面资料等。
四)项目申报书一律以A4纸印制,一式6份。
五)电子文本:包括视频资料、录音资料、相关照片、申报书电子文本(Word格式)等。(与纸质资料一并提交)
六)申报材料清单一份。
七)所有申报材料及辅助资料将全部归档,不再退还。
“文化惠民工程”是县里民生工程之一,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它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下面主要介绍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发放文化惠民券。此项工作由县旅游文广局牵头,面向全县居民发放。在文化馆、图书馆、各乡镇文化站、文化惠民演出现场皆可领取,昌黎城乡广大群众持券可享受碣石山、五峰山景区首道门票免费以及文图两馆演出免门票的优惠政策。县旅游文广局大概每年都会在3月份左右发放文化惠民券约1.3万余张,相关的优惠政策每年也会有所不同,届时还请大家留心关注。
二是惠民演出活动。我县文旅部门携手各乡镇举办一系列的惠民演出活动。在这之前已经相继组织开展了“文化进万家、非遗过大年”、第三届昌黎民歌会、昌黎首届登山节、昌黎县彩色周末系列文化惠民演出等活动近百场,依托各类演出机构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一千余场,惠及了群众100余万人次。感兴趣可以关注“昌黎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及时查看相关活动消息。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