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作协“创作座谈”茶话会
细雨沙沙,湿风摇叶,寨基山的秋夜像一首正在被书写的诗。10月6日晚,桐庐县作家协会的文友们相聚在陆春祥书院,举行了一场“在阅读中舒展丰盈,在写作中安静深邃”的主题座谈会。
作协主席吴燕萍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对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陆春祥老师和县文联党组书记周春儿,以及到会的文友们表示欢迎,并说明了举办本次活动的意义,希望能促进会员间的学习和交流,开阔眼界,提升创作能力,增强作协的整体实力。
嘉宾讲话 | 找准领地
陆春祥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的阅读和创作心得。
陆老师认为,每一位成熟的写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的领地,找准自己的写作方向,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每年阅读千万字,写作10万字以上,这是一种很有必要的训练。文学,爱到骨子里,自然有收获。
陆老师鼓励会员们多磨砺语言,要过语言关。好的语言,需要真诚地表达,没有多余的废话,努力追求语言上的“无邪”。还要时刻保持“眼前一亮”的状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节,发现妙趣。他即将着笔的“飞鸟”“山花”“新月”“采果”等系列散文,正是从生活中走来的写作。陆老师广博精到的讲述,让倾听者们沉浸其中,深有体悟。
创作分享 | 坚持不懈
今年刚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县作协会员孟红娟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想法。
孟老师说:喜欢才会去写,因为喜欢才有了《淡墨人生》《追梦》《盛开》《家在富春江上》等作品;因为喜欢,才不断地去突破写作的瓶颈,寻觅新的写作方向。孟老师相信积累与坚持的重要性,并坚信一万小时定律。她把业余时间的创作比喻为“捡碎银”,结束一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后,捡拾起那些用文字铸炼的、闪闪发光的“碎银”,会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美妙。
孟老师认为,对写作者来说,平台很重要,作协是一个很重要的成长平台,陆春祥书院、《富春文苑》《今日桐庐》等平台,给会员们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施展的空间。最后她借用郭晶晶刚刚在亚运会上的讲话: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勉励大家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文友互动 | 答疑解惑
接下来,文友们就读书和写作的话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和分享。
会员杨东增、吴忠全、旷发丽等,先后谈及自己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陆春祥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自身创作经验出发,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最后,县文联党组书记周春儿进行了总结发言。
首先她对陆春祥书院成功举办的一系列活动给予高度赞扬,祝贺中国散文之乡在桐庐创建成功,祝贺孟红娟和何晓宁两位老师入选中国作协会员;同时希望大家珍惜现有的平台,开展更多更好的活动,多出好作品。
室外雨声嘀嗒、秋虫呢喃,室内文友相聚、灯火可亲。“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个秋日的夜晚,文友们在文学创作的旅程里相遇、交流、畅谈……曾经播下的文学的种子,今夜未必成熟,但我们正在成长!
撰文:旷发丽、陆雯楠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