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镇第二社工服务站丨非遗竹编课程走进百灵鸟幼儿园 

时间:2023-09-08 08:54 发布于:教育频道编辑:A001  来源:中国都市文化界网

中新镇北部片区

非遗传承—“竹之梦”非遗竹编创业项目

通过社工走访,盘点辖区资源,发现辖区内50-70这部分人群中,有部分懂得竹编技术,并且在早前以竹编为发展的方向,中新镇第二社工服务站结合中新镇北部片区历史和人力资源特色,提升中新镇北部片区的就业创业能力,发起了“竹之梦”非遗竹编创业项目,为辖区的非遗竹编手艺人搭建了弹性就业平台,让非遗竹编手艺人能够实现就业/创业。

通过创新弹性就业的模式,挖掘和发挥社区群体的能动性和资源,社工站组建了一支非遗文化传承队伍,搭建非遗竹编工作坊。以非遗+就业创业的服务模式,在中新北部打造了非遗竹编就业创业服务,通过挖掘北部非遗竹编传承人,以制作竹编工艺品+竹编半成品+竹编课程教授+现货销售+来图定制4种创业服务模式,推广文化传承平台同时促进村民增收。

非遗竹编课程走进百灵鸟幼儿园

通过前期的沟通,结合百灵鸟幼儿园的发展特色和“竹之梦”非遗竹编创业项目,双方达成了合作的意向,并于9月5日开展了竹编课程教授,由官塘村竹编手艺人郭叔作为课程导师,为百灵鸟教职工开展竹编教学活动,教授制作“竹编灯笼”。

由于竹编的制作工艺复杂,一根竹子需要经过破竹、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艺才开始编织,于是竹编手艺人郭叔在课程开始前已准备好相关的竹编工具,本次课程主要教授“竹编灯笼”的编织方法,在郭叔的带领下,老师们开始动手学习竹编技艺,亲身动手体验非遗竹编的魅力。

在郭叔的带领下,老师们拿着竹条,挑竹、片竹、编竹,穿梭指尖,一上一下,一紧一松,在一经一纬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之处。在郭叔耐心指导下,大家慢慢地找到技巧方法,慢慢地“竹编灯笼”在老师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形。

这次的非遗竹编进校园,让老师们亲身体验非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领略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是学校与非遗竹编手艺人合作,拓宽了竹编手艺人的就业模式,从以往的售卖成品,到本次销售课程,把知识变成金钱,创新了就业的新渠道。

文案/苏健枝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