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沪剧《抢亲奇缘》时隔33年重登舞台
5月4日、5日传统沪剧《抢亲奇缘》时隔33年在上海逸夫舞台重现经典。青年演员们在舞台上唱念做打一派生气勃勃景象,观众一片叫好,掌声不断。
为了传承经典剧目、培养青年人才,上海沪剧院复排了经典传统沪剧《抢亲奇缘》,邀请中国戏曲导演学会理事舒悦担任复排导演。当年,王盘声、邵滨孙、赵春芳、杨飞飞、王雅琴、汪秀英、小筱月珍、韩玉敏8位老艺术家们在上海剧协的号召下成立了“春申沪剧团”,《抢亲奇缘》便诞生于此。韩玉敏老师以及部分艺术家子女代表也来到演出现场,观众无不为之感慨动容。这部戏行当齐全、流派纷呈,其中“十打谱”“叹五更”“辕门赋”等唱段的难度都比较高,需要演员有充分的舞台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把这个戏唱好。
上海沪剧院坚持守正创新,通过复排经典,开辟青年演员练兵阵地,追逐青年观众群体。《抢亲奇缘》是沪剧传统对子戏《十打谱》和《女落庵》合并改编而成的一出新的沪剧经典大戏。时隔33年,舒悦创新地修改了剧本,带领沪剧年轻演员复排该剧。这一版在时长和演绎方式上都做了调整,整部剧目的时长由原来的三小时调整到了两小时二十分钟左右,再加上现代人的审美、喜剧的因素,抢亲部分邀请京剧院老师加盟,带来一段精彩的武打表演,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下感受到这部传统戏剧的魅力。剧本中“定情”的唱词、唱腔、表演在原来较传统的形式上加以提升,同时合并了“瞎子算命”和“定亲”两场戏。整部剧保持着诙谐幽默的基调,念白部分和唱段部分合理分配,既能让沪剧的忠实观众爱看,也能吸引更多没接触过沪剧的人喜欢看、看得进去。本剧可拆可合,拆开4段折子戏都可以单独表演,灵活适应各种类型的演出需求。
青年演员们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符合当代青年人审美观的艺术处理。同时以复排剧目为平台,请老艺术家们到现场言传身教,流派传承,有效实现青年演员的艺德培养、表演提升和唱腔精进。《抢亲奇缘》让青年演员们能够演绎一些不同的角色,多唱一些不同的流派,打好沪剧的基础,这一版的《抢亲奇缘》可以成为青年团传统戏的一部保留剧目,传承下去。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上海沪剧院始终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的核心要求,立足本来,大力探索、守正创新,利用沪剧特色推进剧本复排。人才培养上,充分尊重和发挥老艺术家作用,实现沪剧流派传承有序。不断扩大青年演员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主要演员美誉度,努力造就一批能走市场的优秀演员。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