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彩礼设“上限” 乡村拂新风
“嬢嬢,恭喜你们的孩子结婚了,今天借你们家的喜庆日子,来宣传一下我们印江移风易俗的政策。”
“五一”小长假期间,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杨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志愿者唐心悦来到白虎咀村村民代传勇家,借助婚宴现场人多的时机,围绕农村“五治”工作,重点对婚丧嫁娶等方面的“治风”工作进行宣传。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手段。2022年,《印江自治县城乡“治风”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对“推进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引导,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加大对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的治理力度,推进婚丧习俗改革,着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杨柳镇志愿者在街头开展宣传活动。
“我们提倡‘零’彩礼和‘零’陪嫁,确实需要彩礼的,农村原则上彩礼不超过6万元、县城彩礼不超过8万元。”宣传现场,唐心悦以杨柳镇中山村陈学钊家嫁女儿率先践行“零”彩礼为榜样模范,围绕“减少歪风邪气、减少人情支出、减少铺张浪费”等内容,通过与村民拉家常、摆龙门阵等形式,倡导婚事新办,践行婚俗新风。
“原来我们印江彩礼有这样一个标准啊,那以后我儿子结婚,就按照这个标准给彩礼,这样他们结婚压力就小很多。”前来吃酒的村民付彪听完宣讲后说,自己的儿子已经进入了适婚年龄了,一直在外务工挣彩礼钱准备结婚。“我们按照这个标准给女方彩礼钱,女方也会更加理解我们,儿子儿媳婚后也不会为这些事情闹矛盾,这个标准定得好。”
杨柳镇举办“弘扬孝老爱亲良好家风 倡树敬老爱老文明新风”故事分享会。
进村入户宣传彩礼“上限”,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政策的知晓率,“吹”好乡村文明新风,是杨柳镇多举措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杨柳镇持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硬件”上,围绕“茶韵山乡·生态杨柳”这一定位,在农村住房、户厕改造、环境整治上持续发力;在“软件”上,从环保意识、生活方式、习惯养成等多方面着手,让文明新风跟随党员干部和志愿者的脚步,“吹”进家家户户,浸润群众心田。
杨柳镇组织的广场舞活动。
“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寨管家’‘志愿服务+网格’的管理优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集中党员干部和群众组建了14支273人的志愿服务队,在全镇村寨、机关学校和街道商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做到要让群众知晓,而且还要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杨柳镇党委书记田震说,该镇通过举办“最美杨柳人”“弘扬孝老爱亲良好家风 倡树敬老爱老文明新风”故事分享会等系列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整治滥办酒席、推进殡葬改革、弘扬孝文化中来。
风景秀丽、干净整洁的杨柳镇何家村。
目前,杨柳镇志愿服务队伍已先后通过环境卫生提升、镇级巡河护河、移风易俗宣传等,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已引导修订完善13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并成立红白理事会,设立“红黑榜”整治滥办酒席。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