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在良渚,“非遗进校园”活动再出发 

时间:2023-05-06 09:12 发布于:遗产频道编辑:A001  来源:良渚发布

为弘扬剪纸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到剪纸魅力,5月5日,“喜迎亚运 共享非遗”余杭区2023年“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剪纸传承人收徒仪式在良渚第一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是余杭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2011年,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与余杭区教育局正式启动“非遗进校园”活动,旨在把各项非遗技艺搬进课堂,让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播下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种子”。

简单的启动仪式后,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人才方建国现场收了3名剪纸爱好者为徒,以座谈交流的形式让“徒弟们”了解剪纸非遗技艺,“传承非遗必须靠下一代,我希望通过此活动让剪纸这项非遗文化薪火相传,让更多人成为剪纸这项非遗项目的学习者、传承者。”方建国说,他将不遗余力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不断发展壮大剪纸非遗保护传承队伍,培养非遗传承创新人才,为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自2012年开始学习剪纸、细纹刻纸、刺绣等技艺的吴光群“拜师”成功后格外兴奋,“我一直对剪纸非常感兴趣,这次活动帮我们搭建起了名师的平台,一定会跟方老师好好学习,更好地帮助孩子们提高审美力、动手能力、技艺、团队合作意识,共同为非遗进校园注入新活力。”

活动当天,海宁皮影艺术团也在良渚第一小学进行海宁皮影戏表演。作为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海宁皮影戏是一种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表演者操纵用畜皮、硬纸等不同材质制作的影人,利用光源将影人之形象投射到影窗上进行说唱,并配以音乐伴奏,让学生们在非遗特色表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接触传统手工艺的精妙。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拥有《大陆花灯》、田氏妇科、剪纸、铁铸农具锻造技艺、花烛制作技艺、木结构房屋营造技艺、传统米烧酒酿制技艺、“良渚家宴”传统菜烹饪技艺等丰富非遗文化,近年来,良渚通过成立“蓝染研社”美术工坊、开设宋韵民俗体验、成立《大陆花灯》校园非遗社团、举办良渚“春耕节”等活动积极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步,良渚街道将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采取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演出进校园、非遗展览在学校等形式,全面推广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广大青少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为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促进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都市文化界 Dswhj.com 整理发布

    标签:
1
3